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下肢深静脉血栓该如何护理
2023-06-20 10:55:28
作者:刘澜
作者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于长期卧床、手术后、久坐久站、血液高凝状态人群,据统计,下胶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约占周围血管病的40%,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引起肺栓塞、血栓后综合征等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能够加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保证生命安全。

一般护理:(1)保持病房干净清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促进疾病康复。(2)帮助患者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血管强力收缩,不利于疾病康复,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危害,进而引导患者戒烟。(3)日常饮食中,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限制高脂食物摄入,给予患者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排便,避免患者腹压因排便用力而增高,造成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同时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4)尽量防止患者出血,减少穿刺次数,在穿刺后需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强压迫,减少出血

二体位护理:(1)采取平卧位法,急性期患者需绝对卧床10~14天,抬高患肢,需高于心脏20~30垣米,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防引起肺栓塞。(2)为改善髂股静脉压迫状态,可指导患者膝关节屈曲15°,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胭静脉牵拉。叮嘱患者及其家属,禁止在膝下垫枕,以防造成小腿静脉回流障碍。

三、药物护理:对于接受溶栓和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瞳孔变化,询问有无头病、恶心、肢体麻木情况,关注血压突然升高等颅内出血迹象,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现象,高度警惕肺栓塞发生。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变化,观察判断有无出血倾向,如出现异常,需及时通知医生。日常用药中,需要正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疼痛护理:对于疼病比较剧烈或者手术后切口疼痛的患者,在医嘱下给予患者氨丁三醇、氯诺昔康、氨酚曲马朵药物或手术后应用镇漏泵等。非药物性止痛措施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如听音乐、谈话等,适用于疼痛较轻的患者。

五、适当应用弹力袜和弹力绷带:对于急性期患者,待急性期过后,需在每日下床活动时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如患者已起床,需要叮嘱患者重新卧床,抬高肢体10分钟,使静脉血排空,然后包扎。可依据患者腿部周径来选择弹力袜大小,在穿戴包孔时需从肢体远端开始,向上进行缠绕,避免过松或过紧,适度为宜,在卧床休息时可解除。使用弹力袜过程中,叮嘱患者观察肢瑞皮肤色泽及肿胀情况。

六、心理护理:患者受疾病影响,往往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疼痛感,加之患者对疾病的担心等,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担忧的心理。为此,可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倾听患者诉说,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七、并发症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容易引起肺栓塞,其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提高关注,做好预防与护理。般情况下,患者在2周内可完成血栓机化,而在1~2周内静脉血栓附壁性容易脱落,具有不稳定性。因此,需尽早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一般需在血栓形成后1~2周内。同时,叮嘱患者在此期间卧床休息,避免大幅度活动,禁止按摩热敷患肢,避免造成血栓脱落而引发肺动脉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由于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病,主要以单侧肢体肿胀最为常见。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检最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此外还有血检后综合征等,因此,需要特别注重对患者的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包括一般护理、体位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给予多方面的护理指施,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