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出生之前,准爸爸准妈妈们的心情往往是激动且充满期待的,他们甚至会将照顾宝宝的场景在心中演练无数遍,只为了宝宝出生后呵护宝宝的健康成长。但是,刚出生的宝宝与成年人的身体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而一些错误的照护方法对宝宝则是有害无益的!只有了解新生儿身上的“秘密”,才能道过正确的照顾方法使宝宝健康的成长。
新生儿不会调节体温,既怕冷也怕热:在新生儿出生后,很多家长都害怕孩子身体虚弱被外界寒冷的环境冻着,因此经常会使用各种衣服被子把宝宝裒得像“粽子”一样。但事实上,新生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的原因无法自行控制体温,这导致新生儿的身体既不能在外界变冷的时候产热,也难以在外界变热的时候散热,因此新生儿实际上是处于一个既怕冷也怕热的状态的,体湿容易受外界影响变化波动较大,如果家长给新生几包得太厚的话反而会导致新生儿体温过高而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在照顾新生儿的时候,父母应当保持房间内温度的恒定,并且及时调整孩子衣服被子的厚度,避免孩子过冷或过热。
新生儿只会用鼻子呼吸,小心鼻孔堵塞:为了逊免在喝奶的时候导致奶水呛进气管,新生儿的喉头位置与正常人相比是相对较高的,但这也导致了3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只能依靠鼻子呼吸,无法使用嘴巴辅助呼吸,一旦新生儿的鼻孔发生阻塞就很容易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因此,作为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状态,一旦新生儿发生呼吸图难就及时帮助新生儿清理鼻腔。但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鼻腔环境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家长在清理鼻腔的时候应当谨慎小心,避免弄伤新生儿的鼻腔。比如,对于新生儿鼻腔中相对坚硬的干鼻屎,家长就应当避免直接掏挖,而是应当先用棉签蘸水湿润鼻屎,之后用小镊子将鼻屎慢慢取出。
新生儿胃容量很小,注意不要饿着: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很多家长都是按照正常人的一日三餐为新生儿喂奶,但这样其实是很容易饿着新生儿的。根据医学研究发现,新生儿的胃部容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大的,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胃容量大概仅有樱桃大小,即使是满月后的新生儿的胃容量也只有鸡蛋大小,这就导致了新生儿虽然饱得很快但同样饿得也很快。建议3月内按需哺乳,4月适当延迟哺乳间隔时间。因此,作为家长应当尝试用手触碰宝宝的嘴角边缘确认宝宝是否有觅食反应,只要宝宝出现觅食反应就应当及时喂养;反之,如果宝宝没有出现觅食反应的话,家长就不要对宝宝进行过度喂养了。
新生儿耳朵很柔软,注意不要压迫:只要是照顾过或是接触过新生儿的人想必都知道新生儿的耳朵非常软,但很多家长在照顾新生儿的时候却没有关注宝宝的耳朵,在对宝宝喂奶或让宝宝休息时都让宝宝保持侧头的状态,这样对宝宝耳朵的发育是非常不利的!根据研究发现,新生儿的耳部软骨处于尚未定型的状态,此时新生儿的耳部是可以被折叠或弯曲成任意的形状的,而长时间对新生儿耳部的折叠、弯曲或是压迫就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耳部变形,进而导致孩子在未来呈现出畸形的耳部状态。因此,家长在对新生儿进行照顾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免压迫到新生儿的耳朵,才能使新生儿的耳朵逐渐形成对称的形状。
新生儿握拳很正常,不要去掰手指:在照顾新生儿的过程当中,很多家长都会看到新生儿紧握着举头,而有的家长觉得这祥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手部发育,于是会尝试将新生儿的小手慢慢地掰开。但事实上,新生儿保持握拳的状态是因为其大脑皮层发育不到位而难以调节手部肌肉活动的正常现象,一般在~3月握举反射会逐步消失,最迟不能低于4月,如果家长在这之前将宝宝的手指掰开的话是很容易导致宝宝受伤的。因此,家长对于新生儿的握拳姿势可通过对新生儿手掌心循序渐进按摩促进握拳放松,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不能对宝宝的小手手指强加干涉。
在对新生儿进行照顾的过程当中,很多家长都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猜测对宝宝进行照顾,但其中一些错误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只有正确认识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上存在的“秘密”,并且针对宝宝采取合适的照顾方法,才能更好地呵护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