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支气管哮喘护理之用药与急救常识
2025-07-25 00:00:00
作者:高冬梅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球患者超过3亿,我国成人哮喘患病率达4.2%。其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常因接触过敏原、冷空气或剧烈运动诱发。哮喘虽难以根治,但通过科学用药与急救处理,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急性发作风险。以下从用药规范与急救技能两方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实用指南。

一、科学用药:分级管理,精准控“喘”

哮喘治疗需遵循“长期控制、按需缓解”原则,药物分为控制药物与缓解药物两大类,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控制药物:抗炎基石,预防发作

控制药物需每日规律使用,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发作风险,是哮喘管理的核心。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黏液分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关键点:吸入后立即漱口,避免口腔念珠菌感染;长期使用(>3个月)需定期监测骨密度。

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复合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二者协同增强抗炎与舒张支气管效果。禁忌:LABA不可单独使用,否则可能掩盖炎症进展,增加重症风险。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通过阻断白三烯介导的支气管收缩,尤其适用于运动性哮喘或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注意:需在睡前服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

缓解药物:急救利器,快速平喘

缓解药物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舒张支气管,但频繁使用提示病情控制不佳,需调整治疗方案。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起效快(3-5分钟),是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使用原则:每日不超过8喷,若需频繁使用(>2次/周),需立即就医调整控制药物。

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常与SABA联用增强疗效,尤其适用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

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中重度急性发作的短期治疗(3-5天)。禁忌:不可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

二、急救处理: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痉挛导致严重缺氧,若未及时干预,可在数分钟内进展为呼吸衰竭。掌握以下急救步骤,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识别急性发作信号

出现以下症状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处理:

喘息、咳嗽加剧,夜间憋醒;说话困难、呼吸频率加快(>25次/分);峰流速仪(PEF)检测值低于个人最佳值的60%;口唇发绀、意识模糊。

快速吸入缓解药物

SABA气雾剂:摇匀后让患者深吸气,同时按压喷嘴,屏气10秒后缓慢呼气。若症状未缓解,每20分钟可重复1次,连续3次无效需立即就医。

家庭雾化治疗:若家中备有布地奈德雾化液与沙丁胺醇,可联合使用增强疗效。注意:雾化后需洗脸、漱口,避免药物残留。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前倾,利用重力辅助膈肌运动。若患者意识模糊,切勿强行喂水或药物,防止误吸。

及时吸氧与监测

若患者出现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90%,需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2-3L/min)。同时观察呼吸频率、心率及意识状态,若出现嗜睡、呼吸浅慢等表现,提示呼吸衰竭,需紧急呼叫120。

三、长期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环境控制

除尘螨:使用防螨床品,每周用55℃热水清洗被罩、枕套。

防霉菌:保持室内干燥(湿度<50%),定期清洁空调滤网。

避花粉:花粉季节关闭门窗,外出佩戴N95口罩。

记录哮喘日记

每日记录症状变化、药物使用情况及峰流速值,帮助医生评估病情控制效果。

定期随访

每3-6个月评估肺功能(FEV1、PEF变异率),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若使用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需定期监测IgE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语

哮喘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用药、规范急救与长期管理,绝大多数患者可实现病情完全控制,回归正常生活。记住:每一次规范治疗,都是对生命的守护;每一次急救演练,都是对健康的承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