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前的“趴功”学问
2025-06-04 19:14:10
作者:刘家利
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

“明天才做手术,今天为啥要趴着练?”“趴半小时腰更酸了,真的有必要吗?”在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前,医生常要求患者练习俯卧位。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藏着保障手术安全、提升疗效的大学问。今天就为你揭开 “术前趴功” 的科学真相。

微创手术的 “体位依赖”:为什么必须趴着做?

目前主流的腰椎间盘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UBE 技术)多采用俯卧位操作,原因在于:

解剖结构优势:俯卧时腰椎自然后伸,椎间隙后方张开,便于器械进入病变部位。

重力辅助减压:腹部悬空减少腹压,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精准定位保障:俯卧位可使脊柱更贴近体表,X 线透视时影像更清晰。

临床数据显示,俯卧位手术视野暴露度比侧卧位高 40%,神经损伤风险降低 25%。但这个姿势对患者的耐受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术前训练至关重要。

简单说,趴着能让医生 “看得清、下针准、操作稳”。

术前练习趴着:三大核心意义

1. 提升术中耐受度

正常人持续俯卧 30 分钟可能出现胸闷、麻木,而手术时长通常 1-3 小时,长时间俯卧对普通人是挑战。提前练习可增强腰背肌耐力,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可使患者逐步适应长时间俯卧,避免术中因酸痛频繁调整体位影响操作。

2. 降低术后不适

适应俯卧位能减少术中肌肉牵拉损伤,术后腰痛、腹胀等不适症状也会明显减轻。维持俯卧位需要腰腹部肌肉协同发力,训练能增强核心肌群控制力,减少术中体位移动影响操作精准度。

3. 心理预演更从容

模拟手术体位可缓解患者对陌生姿势的焦虑,研究表明,术前充分训练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降低 35%。通过练习熟悉姿势,能缓解对手术体位的陌生感和焦虑情绪。

正确 “趴姿” 教学:细节决定效果

1.标准姿势:

头位:头转向一侧或使用马蹄形头枕,避免颈部过度扭转。

胸腹部:用软枕垫高,确保腹部悬空(可容纳一拳空隙)。

下肢:膝关节下方垫薄枕,保持髋关节微屈。

2.进阶技巧:

每 20-30 分钟交替转头方向,预防压疮。

配合深呼吸练习,缓解胸部压迫感。

分阶段训练计划:科学进阶有方法

1.准备阶段(术前 1-2 周)

目标:建立基础耐受力。

每日 3 次,每次从 10 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 30 分钟。

垫薄枕于骨盆下方,保持腰椎生理前凸。

配合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下沉,呼气时收紧盆底。

2.强化阶段(术前 3-7 天)

目标:模拟手术体位。方法:

撤除骨盆垫,尝试完全腹部悬空(可在胸部、髂嵴处垫薄垫分散压力)。

加入上肢支撑训练:双手前伸模拟术中摆放位置。

训练时长增至 45-60 分钟。

3.巩固阶段(术前 1-3 天)

目标:提升稳定性。方法:

在保持俯卧位时进行轻微的腰腹肌肉收缩(如“绷肚子”动作)。

尝试在训练中配合咳嗽、翻身等动作,测试体位维持能力。

训练中的 “避坑指南”:这些细节要注意

1.疼痛管理原则

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时立即停止,调整体位或使用减压垫。

若疼痛持续加剧,需告知医生评估是否调整训练方案。

2.特殊人群调整

高龄患者:缩短单次时长,增加训练频次。

心肺功能不佳者: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憋气。

3.禁忌行为警示

禁止在训练时扭曲脊柱。

避免长时间压迫肘部、膝盖等骨性突起部位。

餐后 1 小时内不建议训练,防止胃部不适。

练习效果自测:达到这 3 点算合格

能连续保持标准姿势 30 分钟无明显不适。

腹部悬空状态下呼吸顺畅不憋闷。

练习后无新增腰腿痛或麻木加重。

真实案例:“趴功” 如何改变手术体验?

快递员张先生:术前坚持每日练习 2 次,每次 40 分钟。手术全程配合度高,术后仅轻微腰背酸胀,24 小时后即可下床。

退休教师李阿姨:因未重视练习,术中因不耐受被迫中断调整体位,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后腰痛持续 3 天。

术前准备全攻略:除了趴着还需注意

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后需卧床观察)。

学习术后翻身技巧(轴线翻身法)。

提前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的成功,从术前每一次认真练习开始。别小看 “趴着” 这个动作 —— 它既是对身体的适应性训练,更是对手术疗效的主动投资。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