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也显著改善了人们的膳食和营养状况。这些变化特别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的生长发育水平实现了显著的飞跃。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和体重等生长指标有了显著的改善。但超重、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威胁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作为主要方法。通过这一系统性的方法,我们广泛收集、仔细分析并综合整理了已发布的研究成果,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我们深入挖掘现有文献,从而为青少年肥胖问题提供更丰富和细致的解读,并建立有效对策。
3 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现代饮食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丰富的食物资源,但这种富裕也带来了新的健康挑战。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面临着由于不健康饮食而引起的超重和肥胖问题。
肥胖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形象和心理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增加了许多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可引发胰岛素抵抗,这是一种身体对胰岛素效应减弱的状况,可能导致糖尿病。同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代谢异常等慢性疾病也与青少年肥胖有着密切的关联。
4 结果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健康的饮食和充足的体育活动是其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的趋势显示,更多的青少年倾向于选择口感优越但营养价值低的食品,例如油炸食品、高热量低膳食纤维食品和精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通常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很容易导致热量过剩。
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在2011年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这一计划已覆盖29个省份,共1762个县,大大改善了数以百万计农村及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营养状况。
根据权威数据,中国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已降至7%以下,而低体重率更是降至5%以下,在6~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生长迟缓率也从4.7%大幅降至2.2%。这些数据清晰地标志着中国在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而1982年,我国7~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0.2%。
但各种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指标已经连续多年下降。33%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的健康隐患,每天锻炼1h的学生不足30%。
5 讨论
青少年时期的饮食选择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饮食指导,普及正确的营养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让青少年和家长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并明确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适量摄入的必要性,可以有效地预防营养不良或过量引起的健康问题。
5.1 膳食平衡
以下是基于各国膳食营养指南的建议,帮助家长和监护人合理安排青少年儿童膳食的相关建议。日常膳食做到食物多样,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达到每天摄入12 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 种以上食物。
⑴蔬菜、水果。青少年儿童每天应该摄入丰富多样的蔬菜和水果,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500g的蔬菜和200~350g的水果。⑵蛋白质来源。青少年儿童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生长和发育。可以选择多种蛋白质来源,如禽肉、鱼类、豆类、乳制品和坚果。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一般占总能量摄入的12%~15%。⑶全谷类食品。全谷类食品是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富含纤维和多种维生素。青少年儿童每天应该摄入适量的全谷类食品,如米、面、杂粮等。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0~400g的主食。⑷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期间。良好的钙和维生素D来源包括奶制品、豆类、鱼类和阳光暴露。⑸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过多的糖分和饱和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应限制糖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并尽量减少加工食品和糖果的摄入。
5.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是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键途径之一。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偏食和暴饮暴食,不仅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还增加了肥胖的风险。儿童与青少年应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并学习细嚼慢咽的用餐方式。
日常饮食中,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控制每餐的总能量摄入,早餐约20分钟,午餐和晚餐各约30分钟。晚上9点后尽可能避免进食。合理安排三餐,特别是要重视营养丰富的早餐。对于已经存在肥胖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建议餐食顺序调整为先吃蔬菜,随后摄入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食用谷薯类食物。
在选择零食时,应优先选择卫生且微量营养素含量高的食物,例如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和原味坚果。结合食品的营养标签,减少高油、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的摄入,零食所提供的能量不应超过每日总能量的10%。
此外,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而应选择清洁的白水,并坚持少量多次饮用。尽量在家就餐,确保食品来源的健康与安全。在外就餐时,也应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合理搭配,控制动物性食物、油炸食品、甜食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青少年建立持久的健康饮食习惯,从而预防肥胖及其相关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