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多囊卵巢综合症:了解这一常见女性内分泌疾病
2023-10-10 13:02:29
作者:赵静云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作为一种复杂而多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在女性中尤为常见,尤其影响着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定义、症状、病因、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策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常见疾病。 一、定义与概述多囊卵巢综合症,简称PCOS,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的内分泌综合征。其主要特征包括月经紊乱、不孕、多毛、肥胖、双侧卵巢体积增大以及雄激素过多等。PCOS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殖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二、症状表现1.月经异常:PCO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或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些症状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的延续,有时伴随痛经。

2.多毛与男性化征象:雄激素水平的升高导致患者体毛增多,尤其在上唇、下颌、胸、背、小腹中部、大腿上部及肛周等部位。同时,还可能伴有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喉结突出等男性化征象。

3.不孕:由于长期无排卵或排卵障碍,PCOS患者不孕的比例显著增加。尽管偶尔会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但总体不孕率可高达74%。

4.肥胖:约一半PCOS患者伴有肥胖,且多为腹部肥胖型,即腰围与臀围比例大于0.8。这种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及瘦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5.其他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黑棘皮症,表现为阴唇、颈背部、腋下、乳房下及腹股沟等部位的灰褐色色素沉着和皮肤增厚。 三、病因探讨PCOS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方面,家族聚集性现象提示基因在PCO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环境因素则包括饮食、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这些因素可能与遗传背景相互作用,共同导致PCOS的发生。 四、诊断方法PCO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根据国际鹿特丹会议的标准,符合以下三项中的两项即可确诊:

1.卵巢多囊样改变:B超检查显示一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或卵巢体积增大(≥10ml)。

2.高雄激素血症:临床表现如多毛、痤疮等,或实验室检查发现雄激素水平升高。

3.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出血等。 五、治疗策略针对PCOS的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等。

1.一般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平衡膳食、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情和适当运动等,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减轻症状。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孕激素(如地屈孕酮片)等,以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肥胖患者,还需考虑使用减重药物或进行代谢调节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等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卵巢的排卵功能。

4.辅助生殖技术:对于不孕症患者,可尝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辅助生殖技术,以实现生育愿望。 六、预防策略由于PCOS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无法从根本上预防其发生。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发病率。建议女性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七、结语多囊卵巢综合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深入了解其症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同时,加强预防意识,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降低PCOS发病率的有效途径。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女性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共同守护生殖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