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病联合用药必知:这些“混搭”可能让药效大打折扣
2025-06-03 15:34:43
作者:陆美珠
作者单位: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卫生院
搞懂联合用药那些事儿。咱们先弄明白啥是 “联合用药”。简单说,就是同时吃两种或更多种药,比如高血压患者可能同时吃降压药和调血脂的药,糖尿病患者可能要搭配降糖药和保护血管的药。这么做本来是为了让治疗效果更好,可要是 “混搭” 错了,反而会让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闹出副作用。接下来就给大家念叨念叨三类常见的 “危险混搭”,慢性病朋友们可得留点心。​

一、同类药物叠加:1+1 未必大于 2​

好多人觉得 “多吃点药效果更快”,比如血脂高的人,可能把不同种类的降脂药一起吃,像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但您知道吗?这两类药都可能伤肝,一起吃好比给肝脏 “双重打击”,不但容易让转氨酶升高,还可能增加肌肉损伤的风险,比如出现浑身酸痛的情况。还有降压药里的普利类和沙坦类,它们都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一起吃可能让血压降得太低,导致头晕、乏力,甚至引发肾功能异常。所以啊,同类药物能不能一起用,得听医生的,自己可别瞎搭配。其实这种 “加量求快” 的心态特别常见,根源在于担心单药效果不足。但就像开车时同时踩油门和刹车,反而会让身体这个 “车” 失控。临床曾有患者自行联用他汀与贝特,结果转氨酶飙升至正常值 5 倍,肌肉痛到无法站立。记住,药物起效需要时间,医生会根据血脂、血压的降幅动态调整方案,盲目叠加只会让肝肾成为 “药物战场”,得不偿失。​

二、作用 “对冲” 的药物:小心互相拆台​

有些药物的作用就像 “对头”,碰到一起就会互相抵消效果。比如说,糖尿病患者吃的二甲双胍,它的作用是帮身体利用葡萄糖来降糖,可要是同时吃糖皮质激素,像泼尼松这类药,它偏偏会升高血糖,这不就相当于二甲双胍在 “努力干活”,糖皮质激素在 “拆台捣乱” 嘛,降糖效果自然就打折扣了。再比如,胃溃疡患者吃的奥美拉唑,是用来抑制胃酸分泌的,可要是同时吃布洛芬这类非甾体抗炎药,它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胃酸,两者一起吃,就好像一个在 “补墙”,一个在 “挖墙”,不但治不好胃病,还可能让胃出血的风险增加。所以吃药前一定要看看说明书,或者问问医生、药师,别让药物互相 “打架”。​

三、代谢途径 “撞车”:肝脏可能忙不过来​

咱们身体的肝脏里住着一群 “忙碌的小工人”—— 各种代谢酶,其中最有名的当属 CYP450 酶家族,它们就像 “药物加工厂” 的流水线,专门负责分解进入体内的药物。但每条 “流水线” 的产能有限,如果两种药都挤在同一条线上加工,就会像早高峰的十字路口一样堵得水泄不通。比如他汀类药物和伊曲康唑的 “冲突”,本质上就是它们都依赖 CYP3A4 这条 “生产线”。临床研究发现,单独服用辛伐他汀时,血药浓度峰值是 50ng/ml,而联用伊曲康唑后,这个数值能飙升到 500ng/ml 以上,相当于药物在体内蓄积了 10 倍!这时候肌肉细胞就像泡在高浓度药物里的 “海绵”,容易出现炎症和损伤,表现为持续的肌肉酸痛、乏力,严重时连爬楼梯都困难。曾有一位 65 岁的患者,因股癣自行服用伊曲康唑,同时继续吃每天 20mg 的辛伐他汀,一周后突然出现双侧大腿肌肉剧痛,尿液颜色变深,检查发现肌酸激酶(反映肌肉损伤的指标)超过正常值 100 倍,紧急停药并住院治疗才避免了肾功能衰竭。

那么,如何避免药物在肝脏里 “撞车” 呢?首先要记住一个简单原则:同时服用的药物种类越多,代谢冲突风险越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常吃的抗凝药(如华法林)、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都高度依赖肝脏代谢,和其他药联用前必须慎之又慎。建议养成 “用药记账” 的习惯,把每天吃的药(包括保健品、中药)都记在本子上,每次就诊时主动递给医生,最好能注明服药时间和剂量。现在很多医院的药师都提供 “药物代谢筛查” 服务,通过专业软件就能快速检测药物间的代谢相互作用,就像给药物做一次 “交通流量预测”,提前避开拥堵路段。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