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在糖尿病饮食中升糖指数的关键作用
2025-05-20 00:00:00
作者:余蓉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对于糖友们而言,科学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一环,在糖尿病饮食管理中,升糖指数(GI)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饮食选择中,能有效减少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升糖指数也叫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通俗来说是指该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与能力,升糖指数越高,血糖升高速度越快,对血糖波动的影响也越明显。

哪些食物属于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呢?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有效控制血糖。

燕麦、荞麦、黑米等富含膳食纤维与营养成分。燕麦中的 β- 葡聚糖在肠道形成黏性物质,显著减缓葡萄糖吸收;荞麦含有的芦丁则有助于调节血糖、保护血管。

绿豆、红豆、黑豆等富含蛋白质与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缓慢,饱腹感强,还能降低整餐升糖指数。

菠菜、西兰花、黄瓜等绝大多数蔬菜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膳食纤维丰富,既能延缓血糖上升,又能促进肠道健康。

苹果、梨、橙子等富含果胶,可减缓糖分吸收,且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丰富,适量食用有益健康。

牛奶、无糖酸奶富含优质蛋白,升糖作用微弱。酸奶中的益生菌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助力消化。

低升糖指数食物可以放心吃吗?不可以。升糖指数反映了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是以含有50g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固定食物量来计算的,升糖指数的高低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无关,主要取决于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及其食物性状,例如食物颗粒大小、烹饪方法及时间长短、膳食纤维等。

蛋白质、油脂类食物在人体的消化吸收较碳水化合物慢,升糖指数也比碳水化合物低;但脂肪的热量远远高于碳水化合物,过量进食会导致体重增加,也会引起血糖的后升(餐后血糖不会立即升高,但可能会在餐后3-4小时之后升高,甚至持续更长的时间)。

餐后血糖水平除了与GI(升糖指数)高低有关,还与食物中所含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有密切关系,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如果碳水化合物含量很少,尽管容易转化为血糖,但对血糖的总体水平影响并不大。如南瓜的GI值就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但100g南瓜的碳水化合物仅有6g左右,所以吃100-200g南瓜并不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度变化。

相反,升糖指数相对低的食物,如果不控制总量,血糖也会高。比如杂粮饭比纯大米饭升糖指数低,但如果吃杂粮饭不控制量,血糖仍然控制不好。

所以我们在关注GI(升糖指数)的同时,也要关注血糖负荷(GL)。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低GL的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较小。降低食物升糖指数的方法就是高、中、低升糖指数食物搭配,可以降低升糖指数。所以我们日常饮食中,除了控制量,注意搭配也很重要,主食一般都属于中高升糖指数食物,如果能加上蔬菜和蛋白质,能很好地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蔬菜水果能不切就不切,薯类不要做成泥状,多嚼几口,吸收越慢,血糖升高得也越慢。粗粮不要细做。最好是选择未加工的粗粮,勿打成粉,磨成浆。主食吃干不吃稀。急火煮,少加水,加工时间越长,糊化越好,食物升糖指数就越高。

关于食物升糖指数,今天就讲到这里啦。我们糖友在平常饮食中要将GI(升糖指数)、GL(血糖负荷)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到食物的升糖速度,也要兼顾碳水化合物总量对血糖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地通过饮食来控制血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