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虽然艾滋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但越早确诊,越早治疗,那么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时机越为良好。所以HIV病毒能越早检测出来,对疾病的治疗与控制越有益处。如下将针对HIV常用的检测项目以及能够被检测的时间进行讲解分析。
不同的HIV检测项目
在怀疑HIV病毒感染时最先可以被检测出的项目就是HIV病毒载量,也被称为HIV核酸检测。这种检查方式能够及时的发现急性期感染。通常在感染HIV病毒7~10后可被检测出。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明确的HIV高危行为,或者在工作时出现职业暴露情况,就可以通过采集外周血检测其中的病毒载量。通过检测结果能够检测出早期感染HIV病毒的患者,并且通过病毒载量的高低,还可帮助判断后续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确定疾病的发展阶段。此外病毒载量检测还可用于相关药物治疗之后,判断治疗效果。但使用这一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也不能完全检测出HIV感染者,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主要提示感染HIV病毒,若检测结果为阴性,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没有感染HIV病毒,第二种为通过抗病毒治疗或者自身免疫系统有效抑制了病毒的复制,第三种为病毒感染在比较短的时间,体内病毒未达到检测线,患者还处于窗口期,会出现阴性情况。对于这些情况都要结合流行病史、其他的检查方式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HIV抗原检测是筛查HIV病毒感染的其他检查辅助项目之一,一般抗原检测时间在核酸检测后5~7天,所以这种检测方法也能尽早的筛查出可能感染了HIV病毒的患者。要知道其中的机制与原理,首先要了解HIV病毒感染之后的发展过程——人体感染HIV病毒之后,身体会释放自身合成蛋白,由此形成人体内的抗原,在此之后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作用,在免疫系统的影响下形成抗原对抗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抗体,整体过程可见先有抗原后有抗体,所以HIV抗原检测时间能够先于抗体检测,由此抗原检测可更早的提示可能感染HIV病毒。但抗原检测也存在窗口期,而且抗原检测阳性者仅作为HIV感染的辅助诊断依据,确证HIV感染必须通过HIV抗体确证实验或者核酸检测。
HIV抗体检测虽然是检测时间最晚的项目,但也是我们最常用检测项目。HIV抗体一般在患者感染HIV病毒后的三周左右开始出现,并且持续在整个疾病的过程中。HIV抗体检测分为初筛实验和确证实验,一般抗体初筛实验阳性的患者会进行再次采血,复检后仍然为阳性者则会将血样送至确证实验室进行抗体确证实验,若为确证实验为阳性则报告HIV抗体阳性,若确证实验为阴性,则建议进行核酸检测或者2到4周后再复查。如果抗体初筛实验为阴性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没有感染HIV病毒,第二种为有高危行为的患者处于感染早期,体内抗体尚未产生,也就我们所说的窗口期,所以检测结果呈阴性。对于后一种情况一般会建议患者2到4周后再进行复查。
感染后却不能检测出来的感染窗口期
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尤其是初筛结果为阴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感染HIV病毒,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可能,也就是上述提及过的一个词汇——窗口期,人体感染HIV病毒之后,病毒复制,产生抗原、抗体都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就存在检测呈现阴性的情况,这种阴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感染,而是还没有形成能够被检测到的病毒量,抗原和抗体,这一时间大约在一周至八周,长短各有不同。
结束语
由上可见,要知道感染HIV病毒之后多久能够被检测出来,最重要要区分不同的检查项目所检测的内容及检测时限,而各种不同的检查项目都有一定的假阴性或者假阳性概率,即使是作为临床检验金标准的HIV抗体确证检测,也并不是100%准确,结果仍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为了自身健康考虑我们应当尽量做好自身防范,若出现高危行为及职业暴露,应当根据暴露时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及早检测及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