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及宣教
2024-08-02 15:44:54
作者:何燕芬
作者单位:鹤山市中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而健康体检也越来越多,目前大多数体检看似全面,却忽略了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获取准确的检查结果,但检查期间不能忽视一些风险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护理与宣教,以确保检查工作顺利实施。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胃镜)以及大肠(结肠镜)内部情况的重要诊断手段,能有效发现炎症、溃疡、肿瘤、息肉、出血点等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至关重要。那么,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需要关注哪些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探讨。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

1.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痛、胃灼热、反酸、便血、腹泻、消瘦,以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2.尤其长期便秘、大便性状发生改变,触摸到腹部包块、呕血黑便的情况;

3.家族直系亲属有息肉病史及胃肠道肿瘤病史的要及时做胃肠镜检查;

4.目前国内主张40岁以上的人,不管有没有消化道症状,都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尤其是筛查早期消化道肿瘤。

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优势有哪些?

消化系统器官检查中,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种主要方法,主要是指在消化道中置入内窥镜,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对各器官是否健康进行评估,及时检查出病变的存在。在无法确定病变性质的前提下,可取标本实施病理检查,以准确判断病变实际情况,另外,临床治疗中可通过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实施明确病变恢复情况,对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在侵入性操作干扰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比如恶心、呕吐等,从而加剧其不良情绪,使检查的风险增加,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事件。为减轻检查中患者的痛苦,会采用麻醉药物,在确保其无感觉、无记忆的情况下开展检查。所以检查过程中患者配合度高,用于检查的时间也比较少。麻醉后借助于胃肠镜可以实施精准检查,从而发现微小病变,提升诊断准确性。检出病变后可于镜下开展微创治疗。

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疾病诊疗过程中,应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提升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但在检查过程中也伴随着很多风险。有研究显示,检查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受到环境、心理以及人为操作等因素影响。在实施检查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将会对患者检查中的配合度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增加检查难度。实施检查过程中,药品、器械管理问题、环境管理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风险发生。另外,实施检查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管道脱落、呼吸抑制等风险事件,必须予以重点防范。

负面情绪的产生,与患者缺乏对检查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关,在错误观念影响下,一些患者对这项检查的接受度不高,实施检查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良心理。当这些负面情绪产生以后,不仅检查中患者的配合度会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对冠状动脉收缩、肾上腺素分泌造成刺激,增加低血压等风险的出现。检查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禁饮禁食,在禁饮禁食时间8h以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眩晕等问题。如果受检者存在高血压或冠心病等疾病史,在接受检查时对麻醉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发血压、心率等异常变化,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为了检查安全、平稳地进行,医护人员应加大防控风险因素的力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无痛胃肠镜检查前后的护理及宣教

1.检查前:(1)胃镜检查前准备。①饮食调整:检查前一天晚餐应提前至18:00前完成,且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或难消化食物。晚餐后开始禁食,禁止饮水直至检查结束。②药物管理:根据医生指示停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或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非甾体抗炎药等,通常需在检查前数天告知医生并得到具体指导。③情绪调整: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放松心态。如有严重焦虑或恐惧,可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使用镇静剂辅助检查。(2)肠镜检查前准备。清肠准备:检查前通常需执行严格的肠道清洁程序,以确保肠道内无残留粪便。具体步骤包括:①饮食调整:检查前一天改为低渣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②喝泻药:按照医生提供的方案服用泻药,通常需分次饮用大量清肠液,以促进肠道排空,直至排出物为清水样。③药物管理:同胃镜检查,可能需要停用某些药物,尤其是影响肠道蠕动或影响检查效果的药物。 ④水分补充:在清肠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2.检查后:(1)饮食恢复:胃镜检查后一般数小时即可恢复正常饮食;肠镜检查后当天可先从清淡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2)观察症状:留意有无腹痛、便血、发热等异常情况,如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3)结果解读与随访:检查报告由医生解读,根据结果制定后续诊疗计划。定期复查或随访按照医嘱进行。

通过上述胃肠镜健康宣教,患者应能全面理解检查的重要意义、准确掌握检查前后的各项准备与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如果有任何疑问或特殊情况,务必提前与医护人员沟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