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短时间内频繁腹泻、肠鸣、腹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认识急性腹泻
急性腹泻是指病程在两周以内的腹泻,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引起。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可呈水样便、黏液便、血便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尿少、电解质紊乱和休克。
急性腹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急性腹泻原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例如,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多见于儿童,患者大便呈水样,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细菌性痢疾则多见于成年人,患者可有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
2.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消化不良等。食物中毒常见于摄入未煮熟的或未处理好的食物,如海产品等;药物副作用常见于抗生素、化疗药物等;消化不良常见于摄入过多油腻、辛辣食物等。
急性腹泻的治疗
1.饮食治疗。急性腹泻患者应避免摄入高脂、高纤维、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应多喝水,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可选择易消化的稀软食物,如扁豆粥、茯苓大枣粥等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可以在温热开水中加少量的食用盐来饮用,可以喝各种蔬菜汁、果汁,如胡萝卜汁、苹果汁等,可以有效的补充水分,但是不可以喝牛奶和汽水,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
2.药物治疗。(1)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对于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补液。(2)肠道微生态调节剂:通过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等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可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症状。如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3)助消化药:消化不良引起的急性腹泻可以使用胃蛋白酶片、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进行治疗。(4)止泻药:对于严重腹泻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止泻药以减轻症状如药用炭片、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或黄连素等。但注意不可随意使用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5)抗感染药:对于感染性腹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需要服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药物,包括氟哌酸、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但需注意遵医嘱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3.对症治疗。针对急性腹泻引起的腹痛、发热等症状,可采取对症治疗。对于急性腹痛引起的疼痛,可以适当地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山莨菪碱等,但需注意,止痛药只能缓解症状,应遵医嘱使用。
怎样才能避免急性腹泻?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接触食物前后和上厕所后,避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污染食物和传播疾病。
2.讲究食品卫生:避免食用不干净、过期、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处理,避免交叉污染。同时,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饮用经过消毒的水或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瓶装水,以避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3.预防家庭传播: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急性腹泻患者,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粪便和呕吐物污染食物和餐具等物品。保持厨房、卫生间等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4.提高免疫力。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劳逸结合。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感冒。
5.通风透气。注意居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和空气中的紫外线杀死病菌,清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避免螨虫、霉菌等病菌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