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护理
2024-07-03 16:14:15
作者:王金盼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中心卫生院

1.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1.1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血糖水平可能会出现波动。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异常变化,预防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

1.2了解血糖控制情况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监测血糖,以便全面掌握血糖控制情况。这有助于延缓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定期监测可以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1.3评估糖尿病治疗效果

有时需要进行强化治疗以确保血糖控制达标且安全。通过血糖监测,患者能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情况,以确保强化治疗顺利实施。

1.4帮助确定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面对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这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如饮食习惯、运动不足、药物使用及应激反应等。

2. 血糖监测方法

2.1尿常规检查

包括观察尿液的颜色、清澈度、酸碱性以及细胞检测等项目。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增多的情况。

2.2血常规检查

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如果老年人患有糖尿病,血糖可能会超过正常范围。

2.3血糖检测

血糖检测可以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帮助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通常情况下,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时,血糖水平会超过正常范围。规律饮食及生活的情况下,应当每周监测1-2次空腹血糖、早餐后两小时血糖、午餐前血糖、午餐后两小时血糖、晚餐前血糖、晚餐后两小时血糖、睡前血糖及夜间血糖。

空腹时,血糖水平一般在6.1mmol/L以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则在7.8mmol/L以上。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并服用降糖药物时,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血糖,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4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发生糖化反应后形成的可溶性蛋白复合物。它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过去两到三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虽然不能直接反映患者当前的血糖浓度,但可以长期监测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一般来说,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6%到6.5%之间。

2.5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检测老年人空腹状态下超过8小时的血糖水平,以及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可以帮助筛查是否存在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然而,OGTT只能用作初步筛查的工具,不能单独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唯一依据。

3. 血糖监测注意事项

①在进行血糖监测之前,首先要彻底洗净双手,并且用酒精消毒取血部位,如手指头,以预防在取血过程中或之后发生细菌感染。其次,在采集血样时确保取得足够的血量非常重要,否则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使用血糖仪后,应当进行消毒处理,并将其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以免受到污染。

②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比如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进行监测,以了解一天内血糖的变化情况。如果一段时间的监测显示血糖控制稳定,可以减少到每周监测1~2次,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降血糖药物的使用方案。但如果发现血糖水平波动较大,需要增加监测频率,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如果吃了高糖食物,建议每隔半小时或一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水平。

③糖尿病患者每隔2至3个月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对于评估病情非常重要。建议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以下,表示血糖控制良好;若超过7%,则需要及时与医生合作找出原因,调整降糖药物使用方案,并改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

④糖尿病患者如果用药过量或饮食不当,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例如,突然出现心慌、全身乏力、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及时补充血糖,并且监测血糖水平,同时找出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在必要时,应该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计划。

结语: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做好血糖监测工作,定期返回到医院中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应该多学习、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