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VTE科普之预防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
2024-07-23 15:12:32
作者:崔轶男 杨静静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静脉血栓栓塞症作为隐性的心血管杀手,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对静脉血栓栓塞症不了解,不知道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什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静脉血栓栓塞症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怎样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

1.VTE的主要高危因素有哪些?

影响VTE的因素包括久坐不动、手术和创伤、静脉疾病、激素治疗、肥胖和吸烟等。具体如下:

(1)久坐不动:长时间久坐或卧床,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在长途旅行或久坐办公时,血液容易在下肢静脉中滞留,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手术和创伤: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身体的凝血机制被激活,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长期卧床和活动减少,身体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可能导致血液在静脉中滞留,增加血栓的风险。

(3)静脉疾病:患有静脉曲张或其他静脉疾病的人更容易形成血栓。静脉疾病会导致静脉内血流速度减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4)激素治疗: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或激素替代疗法,会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加大。血液凝固机制受到雌激素类药物的影响,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增加血栓的风险。

(5)肥胖和吸烟:肥胖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吸烟会损伤血管内膜,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

2.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有红肿、疼痛、头晕、出现条索样血管、呼吸困难等。具体如下:

(1)红肿:正常情况下,血液在人体内进行循环。如果出现血栓,会让血液循环受阻血液堆积,从而肢体红肿。另外,血液过多也会刺激血管,导致管壁变薄变大,血管抗感染能力降低,引发炎症反应,出现红肿。

(2)疼痛:静脉血栓栓塞症,主要是血管内出现血栓,血管通路受阻,血管内淤血,血管变粗变大,刺激周围的组织,引发疼痛。

(3)头晕:人体内的血液通过血管进行物质交换,为身体各个器官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如果静脉血栓栓塞,血液流动受阻,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运输,会让身体因缺氧而出现头晕。

(4)出现条索样血管: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在血管内堆积,导致管壁变薄,局部血液变多,血管弹性降低,沿静脉出现条索状线条。

(5)呼吸困难: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由血栓阻塞血管,血栓一旦脱落或移动在肺,会造成肺栓塞的发生。肺栓塞以后,人体会因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

3.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

常见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有行走和运动、穿戴弹力袜、保持水分平衡、避免长时间静坐、药物预防等。具体如下:

(1)行走和运动:经常活动和锻炼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长时间的静坐或卧床会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站立、走动,同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散步、游泳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2)穿戴弹力袜:弹力袜可以帮助提高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在静脉内的滞留,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可穿戴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

(3)保持水分平衡:维持良好的水分平衡有助于防止血液过度浓缩,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保证血液的稀释度。

(4)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控制高油、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持健康的体重,同时要戒烟戒酒,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5)避免长时间静坐:长时间静坐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长时间的飞行、车程或办公时,要定期站立、走动,或进行小范围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6)药物预防:一些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血药物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而言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要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要保持适当的运动,注意可能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和戒烟,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VTE的风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