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人骨折后的护理要点
1.1保持乐观心态
骨折发生后,由于活动受限,老年人常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其睡眠质量,而且还会对骨折愈合速度造成影响。所以,家人应该多给老人一些关心,帮助老人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与此同时,还可以帮助老人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适工作,比如听广播、看书等等,以此来缓解病人的焦虑心情。
1.2加强营养支持
骨折发生之后,老年人身体需要摄入营养支持,加快愈合速度。护理人员或家属应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及营养需求,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方面,要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食物的摄入量,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等,帮助患者加强营养补充。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不能偏食。
1.3保持安全环境
老年人骨折后,经常会因行动不方便而发生跌倒事件。对此,家属或护理人员要给老人创造一个安全且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家康复休养时,应尽量帮助老人清除地上的障碍物,保持地面干燥、平整;卫生间内,应设置扶手、防滑垫和其他安全设施。在室外,要尽量避免老人单独活动,应有家属和护理人员陪同。
1.4适度康复训练
如果老人不小心骨折,要接受相应康复训练才能促进骨折愈合及身体康复。康复训练应根据老人的具体身体状况及骨折情况设计康复方案,康复的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康复训练时,家属或护理人员应给老人以充分的支持与鼓励,帮助老人树立自信、战胜困难。
1.5预防并发症
老年人发生骨折后,身体活动能力大大下降,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容易出现褥疮、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再加上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卧床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家属或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老人身体状况,发现并发症,且及时进行处理,还应协助老人保持身体的干净、清洁,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2.老人骨折后的饮食要点
2.1高蛋白食物
骨折之后,老年人体内需要很多蛋白质才能修复损伤组织。所以,饮食中应该多摄入些高蛋白食物,包括瘦肉、鱼类、蛋类、奶类、豆制品等食物。这些食品不但富含蛋白质,而且富含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促进骨折愈合、身体的恢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2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
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保持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老人发生骨折后,需进食含钙及维生素D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及绿叶蔬菜等食物。这些食物对促进骨折愈合及骨骼再生很有帮助。
2.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维生素C可以帮助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促进伤口愈合。骨折之后,老年人应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和绿叶蔬菜等,以提高老人免疫力,促进骨折愈合、伤口康复。
2.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老年人骨折后,卧床休养的时间比较长,很容易引起便秘和其他消化系统问题。所以,饮食中应该多摄取膳食纤维,如粗粮、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能促进胃肠蠕动、减轻便秘的困扰。
2.5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老年人骨折后,消化功能会有所下降,食欲不振。所以,饮食上应该遵循少吃多餐、每次进食不宜过多的原则,避免增加胃肠负担。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好消化,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6合理安排饮食时间
老年人骨折后,需要足够睡眠时间来进行身体的恢复。所以,饮食上应该合理的安排饮食的时间,以免吃得太晚而影响睡眠。还要注意有规律的进食,切忌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总之,老年人骨折后护理及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很多。家属和护理人员应结合老人身体状况及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加强护理及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及身体康复,还应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