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马拉松赛后警钟:横纹肌溶解,运动健康不容忽视的隐忧!
2024-07-23 16:12:12
作者:宁靖成
作者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临床病例:罗X, 中年 男性,42岁,参加2024年桂林马拉松比赛时,比赛接近20公里时感到身体极限,随后出现浑身酸痛,双腿沉重,麻木感等不适症状,在中转休息站时突发意识障碍, 呼之不应,未见肢体抽搐、大小便失禁,立即120接入送至我院急诊,急查头颅+肺CT:头颅、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肌红蛋白2595.00ng/ml,肌钙蛋白1 1.147ng/ml:生化:肌酸激酶同功酶33U/L,血清碳酸氢盐21.8mmo1/L,尿酸753umol/L,胱抑素C 1.47mg/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71U/L,尿素9.10mmo1/L,血肌酐 204umol/L,磷0.46mmo1/L,乳酸脱氢酶363U/L,肌酸激酶643U/L、直胆总胆比值 0.47;D-二聚体5.34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5.2x10 9/L,淋巴细胞百分数2.6%,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4.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2.9x109/L,平均红细胞容积69.811,HR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21.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311g/L,血红蛋白125g/L:血浆氨50.1umdyL;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3.80ug/ ml。入院后予心电监护、补液、纠酸对症治疗,并请相关科室会诊等处理,经相关科室会诊后考虑横纹肌溶解症,因患者出现尿少,肌酶、转氨酶持续升高,症状进一步加重,转重症医学科行床边血滤治疗,予营养心肌,补液,抑酸护胃,抑制腺体分泌,抑制胰酶分泌,血液滤过,营养支持,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一周的精心医护,患者乏力、肌肉酸痛、肌肉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各项临床指标趋于正常。

跑马拉松后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情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 Syndrome, RM)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骼肌急性破坏,导致肌肉细胞中的内容物(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以及大量电解质如钾、镁等微量元素)被释放进入血液,进而可能对人体肾脏、心脏以及整个内环境的稳定造成破坏的一种综合征。

跑马拉松与横纹肌溶解的关系 运动量与体能要求:马拉松,无论是全程(42.195公里)还是半程(21.098公里),都是一项运动量极大的活动,对人体体能要求很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都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肌肉损伤风险:对于平时不经常锻炼或突然进行大量高强度运动的人来说,跑马拉松可能导致肌肉损伤,进而引发横纹肌溶解。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屡见报端,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马拉松运动时更为常见。

横纹肌溶解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受累肌群疼痛、肿胀、压痛、肌无力。全身表现: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心动过速,以及少尿、无尿、黑茶色尿(即肌红蛋白尿)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诊断与治疗

怀疑横纹肌溶解症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血液生化、尿常规、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等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肌肉损伤。治疗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一般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可能需血液透析。药物治疗如抗氧化剂、利尿剂需医生指导下进行。严重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可能需手术治疗。

平时如何预防

跑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这是一个需高度重视的健康问题。为降低此风险,应合理安排运动,遵循“适量、适时”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让身体适应。运动前务必进行热身活动,以减少肌肉损伤。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尤其在高温天气下更需注意。应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对于有遗传倾向或慢性疾病的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评估是否适合高强度运动。一旦出现横纹肌溶解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以确保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