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后访视的目的
产后访视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到分娩助产机构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于产妇出院后的1周内,前往产妇家中进行的家访。这项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具体来说,产后访视的主要目的包括:
1.1密切关注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信号变化
通过探访,可以及时识别产妇和新生儿的异常状况,例如产妇的恶露情况和新生儿的心肺功能等。
1.2提供健康指导与建议
在访视中,医生会为产妇提供关于产褥期护理、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照顾等方面的专业建议,以帮助产妇和新生儿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1.3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通过访视,可以及时识别并处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问题,例如产褥期感染和新生儿黄疸,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
2. 产后访视的时间
一般建议在出院后7天内进行访视。满月访视则应安排在宝宝出生28至30天时,此时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评估其健康状况,并转入“0~6岁”婴幼儿的保健管理。预约产妇门诊的产后42天体检回医院复查,同时提醒宝宝满月的健康体检、预防针接种等事宜。
3. 产后访视的内容
3.1产妇访视
医务人员会详细询问产妇出院后的饮食、睡眠、母乳喂养、心理变化及产后恢复等情况。比如仔细观察产妇是否存在乳房或生殖道感染、子宫复旧异常等情况;对于接受手术的产妇,要关注手术切口的恢复情况;对于产前有并发症的产妇,需评估是否存在后遗症,如高血压、贫血等,并尽量在产褥期内进行积极治疗。
提供饮食建议,并向妈妈们普及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针对新妈妈出院后可能出现的疑问,比如疫苗接种预约、新生儿体检、新生儿医保等,给予详细解答,并提醒妈妈们要及时进行产后避孕。
3.2新生儿访视
新生儿的保健在访视过程中同样十分重要,因为新生儿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发育尚不成熟,调节功能较差,导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通过产后访视,可以及时发现影响婴儿健康的常见疾病,从而降低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比如了解宝宝的饮食情况以及排便的频率和状态;检查新生儿脐带是否有红肿、渗血或脱落的情况;如果脐带尚未脱落,应告知家长护理方法,以促进脐带残端的尽快脱落;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称量他们的体重、测量体温,并进行眼部检查,同时注意宝宝的皮肤颜色和囟门的状况;提供新生儿护理和预防接种等健康指导。
4. 产后康复指导
①房间需要定期通风,这对产妇的康复和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②产后应适当进补,注意荤素搭配合理,确保摄入量充足。
③要及时排尿。对于自然分娩的新妈妈来说,产后第一次排尿非常关键,通常在产后6到8小时内必须排尿。
④顺产的妈妈如果没有裂伤,身体状况良好,产后24小时可以起身为宝宝换尿布,第二天可以在房间内慢慢走动,每天进行2-3次,每次约30分钟。第一次下床时最好有陪伴,以防感到头晕而摔倒,并且不应久站。之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⑤要及时观察恶露的变化,并做好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恶露通常持续约三周,初期呈咖啡色,之后颜色会逐渐变淡,排出量也会减少。如果发现恶露中有血块、出血量增加或散发异常气味,或者排出时间过长或过短,可能表明子宫收缩不良或存在感染问题,应及时就医。
⑥女性应每天更换内衣和内裤,尤其是产后妈妈,由于汗液和乳汁容易使衣物潮湿,而产后前几天的恶露也较多,容易弄脏内裤。因此,保持每天更换是非常必要的,以防止皮肤和私处感染。
⑦保持身体清爽和卫生,注意局部清洁。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伤口且身体没有其他不适,产后3天可以开始洗澡。在洗澡时,确保卫生间温暖、水温适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结语:
产后访视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及时识别和解决母婴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与建议,帮助母婴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和新生儿期,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