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胆石症的防治之道:了解胆结石,守护肝胆健康
2024-08-06 10:41:16
作者:李恒龙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新和医院
胆石症,作为一种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胆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包括体质、饮食、胆汁成分的改变以及胆囊运动障碍等。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胆汁中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成分的沉淀,最终形成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

(1)胆汁成分失衡

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是胆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当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超过其溶解能力时,多余的胆固醇就会析出并沉积在胆囊或胆管内,逐渐形成结石。这种情况往往与肥胖、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等因素有关。

胆汁组分不平衡:胆汁中胆固醇、胆盐、胆色素等组分的平衡是维持胆汁正常功能的关键。如果胆汁中的胆盐或胆色素含量过高,或者胆固醇与其他胆汁成分的比例失调,就会促进胆结石的形成。

(2)胆囊排空功能障碍

胆囊是一种贮存胆汁的器官,其排空功能对维持胆汁的正常流动至关重要。如果胆囊排空功能减低,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延长,就会增加胆固醇结晶析出的机会,从而促使胆结石的形成。胆囊排空功能障碍可能由胆囊炎、胆囊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

(3)个体体质与遗传因素

体质因素:胆结石的形成与个体的体质密切相关。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体质因素都可能增加胆结石的发病风险。此外,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也是胆结石的高发群体。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胆结石的形成中也起到一定作用。有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胆结石的发生风险。胆囊结石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也提示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胆结石的临床表现

腹痛:胆绞痛是胆结石的典型表现,通常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

发热与寒颤:在胆结石引起胆囊炎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和寒颤,表明存在感染。

黄疸:当胆结石阻塞胆管时,可能导致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

恶心呕吐:胆结石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尤其在腹痛发作时更为明显。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胀、消化不良、厌油等症状。

胆结石的防治

(1)预防措施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避免过多食用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促进胆汁的排泄和肠道蠕动,减少胆汁淤积。

规律饮食:按时进餐,尤其是早餐,避免长时间空腹,以减少胆汁在胆囊内的停留时间,防止胆汁浓缩。

充足水分摄入:建议每天至少饮用8杯水,有助于稀释胆汁中的成分,减少结晶形成。

控制体重:肥胖是胆结石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胆结石的发病风险。

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提高代谢水平,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胆结石并采取相应措施。

(2)治疗措施

①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部分胆固醇结石,可以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溶石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胆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于胆囊收缩功能正常、结石直径适中的患者,可以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但该方法有一定禁忌症,如长期使用抗凝剂药物的人群、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等不宜使用。

②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胆囊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保胆取石术:对于部分胆囊功能良好、结石数量较少的患者,可以考虑保胆取石术。但该方法术后结石复发率较高,且手术指征较为严格。

内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对于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管梗阻、胆管炎等情况,内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可以不切除胆囊而直接清除胆道内的结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