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高尿酸血症只知道「低嘌呤饮食」?这些才是重点
2024-08-06 10:39:02
作者:戴利平
作者单位:惠州市惠城区中医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尿酸血症成为最常见“吃出来的病”之一。高尿酸患者日常饮食限制嘌呤摄入量远远不够,还需注重,果糖类、酒类的摄入量,少食生冷寒凉食物,注重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下面我们针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展开聊聊。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的一种状况。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一种核酸)代谢的最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体内产生过多尿酸、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或者身体对尿酸的清除效率降低时,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

高尿酸血症临床有哪些表现?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和症状性高尿酸血症。

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指的是血液中尿酸水平较高,但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与之相关的症状。这种情况通常在常规体检中被偶然发现。尽管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维持在高水平的尿酸可能为将来发展成痛风或其他并发症埋下隐患。

2.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则可能伴随着一系列症状和疾病。(1)痛风: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性表现,痛风发作时会出现突然而剧烈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发红,通常影响大脚趾、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痛风的发作可能与饮酒、应激、体重增加、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2)尿酸性肾病: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在肾脏中沉积,引起肾小管损伤。可能导致肾结石、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3)尿酸性尿路结石: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结石,堵塞尿路,引起尿路感染、疼痛和排尿困难等症状。(4)痛风石: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皮肤、软组织、关节等处,形成硬块,称为痛风石。这些硬块可能导致皮肤溃疡、关节破坏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1.更新观念:单纯依据嘌呤量进行摄入还不够。在选择食物时,仅仅根据嘌呤含量来判断其营养价值是不正确的,可能导致饮食单一和营养不均衡。我们需要更新关于嘌呤饮食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嘌呤含量并非衡量食物营养的唯一标准。正常人每天可摄入600~1000mg嘌呤,痛风患者在发生关节炎时不宜超过100~150mg/天,但不同食物的嘌呤含量和吸收率有所不同。例如,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高于肉类,建议减少摄入;鸡蛋和牛奶的嘌呤含量较低,适量食用是安全的。大豆及其制品虽然嘌呤含量高,但植物蛋白吸收率低,经过加工的豆制品如豆腐,其嘌呤含量会有所下降,适量食用可接受。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不同,尤其是有痛风病史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食物。

2.结合实际: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但也不建议治疗中食用。虽然临床医学研究中,有维生素和植物纤维能够帮助降低体内尿酸水平的案例,但需注意,果糖的过量摄入则可能引发胰岛素抵抗,间接增加尿酸的生成。虽然水果中确实含有果糖,但它们同时富含维生素C、黄酮类化合物、多酚、钾以及膳食纤维等多种有益成分。这些成分能调节果糖对尿酸代谢的影响,因此,适量食用水果实际上与痛风发作并无直接关联。根据推荐,成人每天应摄入的水果量大约在200~350g。需重点注意:在痛风急性发作阶段,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临床研究,都并不建议常规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作为治疗手段。高剂量的维生素C摄入可能会导致尿酸排泄增加,反而可能加重痛风症状或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3.饮水关键:注重饮水的多样性。在以往,纯水(白开水)是最为推荐的饮品选择。根据最新的饮食养生指南,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来说,首选的饮品仍然是白开水。除此之外,还可以适量选择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作为替代品。应避免摄入过于浓烈的茶、咖啡等饮品,并尽量减少生冷饮品的摄入。每日的水分摄入量建议在2000~3000ml之间,确保每日尿量达到2000ml左右。

4.运动方式:选择合适的方式生活。在选择适合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运动项目时,有氧运动是首选,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慢跑、太极、气功、瑜伽、广播操、快步走、脚踏车和乒乓球等。这类运动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帮助减少体内的脂肪含量并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在进行运动时,控制运动量同样至关重要。初学者应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步增加强度,避免过度剧烈或过量的运动,以防血尿酸水平进一步升高。通常,理想的运动目标是达到中等强度,即运动后的心率维持在大约每分钟100次左右,同时微微出汗。每周推荐进行3~5次这样的运动,每次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

记住!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注重嘌呤量摄入的同时,还需注重饮食平衡,注重饮水的多样性,选择合适的方式生活。除此之外,关注个人健康状况的变化,有助于有效预防痛风发作。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