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2024-08-06 10:17:22
作者:陈曼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呼吸道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有包膜病毒。根据内部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甲)、B(乙)、C(丙)型三种,潜伏期1-7天,多数2-4天。

2.流感流行的历史

1889年以来有详细记载的流感大流行共有六次,分别为1889年俄罗斯流感、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1957-1958年亚洲流感、1968-1969年香港流感、1977年俄罗斯流感、2009年甲型流感。流感病毒极易发生重组和变异,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3.流感的危害及如何远离流感

流行性感冒对人类健康和整个社区而言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流感的流行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隐患,特别是对于儿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糖尿病、肺部疾病、免疫抑制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因此流感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和飞沫传播,因而在流感流行期减少去人多密集区,在人多密集区做好防护佩戴口罩。远离传染源,减少与流感样病例患者的接触。在家勤洗手,多喝水,注意开窗通风,注意营养均衡,保持良好规律的作息,锻炼身体,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年定期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4.流感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和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常见的潜伏期1-7天,多数2-4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即可排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1天达高峰。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一般持续排毒5天,患者感染不同毒株的排毒时间也会有差异。

5.流感的临床表现

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可表现为全身症状:高热,体温可达39-40℃,畏寒、寒战、头晕、头痛、浑身酸痛、乏力。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痛、流涕、鼻塞。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腹痛、腹胀、呕吐、腹泻。此外,感染流感病毒还可以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呼吸循环衰竭等并发症。

6.流感的的检测方法

流感的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流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与鉴定。病毒的抗原和核酸检测主要用于病例的早期、快速诊断,是临床上主要的流感实验室诊断方法;血清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当病人恢复期血清及急性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时具有诊断价值;病毒分离是流感病毒确诊的金标准。

7.流感的诊断标准

7.1流感样病例

流感样病例是指有发热(腋下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

7.2确诊流感病例

符合上述疑似流感病例的诊断标准,有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实验室检测阳性者,可以确诊流感。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RT-PCR或 RT-PCR方法)。 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恢复期较急性期血清抗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8.流感的治疗

流感的治疗原则,对于流感患者的治疗,要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疾病的严重程度、症状起始时间、以及当地流感流行状况等,确定治疗方案,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8.1一般治疗:包括多喝水,注意休息,保持营养的饮食,对症用药治疗。

8.2抗病毒治疗:在发病的48小时内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8.2.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选择性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临近细胞,阻止子代病毒颗粒在人体细胞的复制和释放,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有活性。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静脉使用的帕拉米韦。

8.2.2M2离子通道阻滞剂

M2离子通道阻滞剂能阻断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但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两个品种。不良反应主要见于神经系统,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度头痛等。

9.出现流感症状如何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若确诊为流感患者,尽早应用抗流感的药物。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要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减少与周围人近距离接触,如确需外出时,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减少疾病传播。出现流感症状后注意休息,多饮水,自我隔离保护、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经常用肥皂水及洗手液洗手,及时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总之,流行性感冒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对一些高危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患免疫性疾病和特定慢性病患者,其患流感后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对流感有一定的认识,并做好健康防护,减少患病风险,患病提供有效的治疗。让我们把更多的健康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远离流感的困扰。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