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部疾病,当其发生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有较大的可能性导致患者失明。而在采取手术治疗以后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视力恢复也将造成巨大的阻碍,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视网膜脱落的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希望帮助相关患者保护和恢复视力。
视网膜脱落是怎样的疾病?
视网膜脱落所指的是人体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发生分离的现象,视网膜本质上是我们眼睛之中一层透明的薄膜,其功能是对外界的光线进行接受,并将这些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形成视觉。从这种功能可以了解到,视网膜脱落之后带来的直接影响将是导致视力的下降乃至丧失,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其对视力损伤的严重程度,则是与视网膜脱落范围相关的,随着视网膜脱落范围的扩大,视力将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视网膜脱落治疗的主要策略是采取手术,一般分为外路手术和内路手术两种。外路手术适合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落的患者,手术过程中通过眼球外部的小切口,使用巩膜外加压或扣带等方法,使视网膜复位。内路手术则比较适合复杂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尤其是伴随玻璃体出血或黄斑区脱位的患者,在手术工程中通过眼球内部的小切口,进行玻璃体切割,清除眼内积血和增殖膜,然后使用激光或冷冻技术封闭视网膜裂孔即可。
视网膜脱落术后需要怎样护理?
术后的护理是决定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工作之中必须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首先是需要对患者的术后体位进行管理,且体位管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极为深远,这是因为视网膜脱落手术通常需要在患者眼睛内注入气体、硅油等来帮助实现支撑和复位,而如果体位不当的话,则可能导致这些填充物无法充分发挥其支撑作用,导致视网膜无法有效愈合复位。那么术后体位管理有哪些要点呢?术后面朝下体位是首要的要求,这种体位要求意味着需要让患者保持低头、俯身等姿势。同时要避免患者术后参与剧烈的活动,因为这些过程可能对眼睛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振动,从而干扰到视网膜的有效复位。
眼部卫生护理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会直接影响到手术切口的愈合进程。且眼睛本身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器官,比较容易受到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袭感染,当我们保持眼部清洁的状态下,就可以充分地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让手术切口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愈合。为了达到相应的要求,术后需要严格避免用手揉眼睛,洗脸、洗头时,患者应特别小心,确保脏水不会进入眼睛,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眼睛周围的区域。术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眼罩或纱布覆盖术眼,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刺激和污染,在此期间需要遵从医嘱正确地进行自我管理。当然,这个阶段还涉及到对药物的使用,因为术后的用药是帮助患者避免感染、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一般来说,医生会在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安排适当的眼药,例如一些抗生素滴眼液等,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则需要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正确使用眼药,以确保药物可以充分地发挥其效果。同时还应当密切注意眼部的具体情况,术后如果出现眼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通常都意味着眼部发生了感染,需要积极就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改善。
最后,在手术之后保持充分的休息将是实现眼睛康复的关键,我们的眼睛是极为精密的器官,当发生损伤之后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自我修复,所以这个阶段之中对眼睛的过度使用、剧烈运动等现象都可能导致眼睛休息不足而延缓恢复和愈合过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手术后需要尽可能控制用眼时间,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看书、使用电脑和手机之后,应当进行适当休息,以改善眼睛的疲劳现象,例如闭眼休息、远眺等。当然日常的作息习惯也需要有所调整,保证自身具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从而为术后恢复奠定坚实基础。
视网膜脱落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术治疗是视网膜脱落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通过合理的体位管理、眼部卫生、用药指导、合理休息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