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出入量?记录出入量的意义?
出入量主要是指24小时内,液体被注入或流出人体的总数量,若是人的身体中水分不存在,那么可能导致氧气缺氧或是二氧化碳累积,进而引起昏迷症状。这个量涵盖了所有可能进入人体内的液体物,如食品、药物及输液。出入量是一种涉及从体内排除的所有体液的指标,其范围涵盖了如尿意、便秘、呕吐、痰、咯血量、血量损失、胃肠减压及引流量等多种情况。
人体所需的进出口量构成了衡量体内水分、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准确地记录病人的进出量可以清晰地呈现其身体健康状况,这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如何规范准确记录出入量?
(一)分工合作
鼓励病人以及家人共同参与,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护士要研究住院病患在饮食管理、排泄以及引流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尽管如此,由于大部分医院的护理队伍资源受限,对病人的进出实时与准确记录困难。因此有必要强化对出入量记录的知识普及,突出出入量记录的精准确性和关键性。同时,也应激励病人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共同协作确保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精确和科学的记录。
(二)记录方法
关于病人输液、血液输送、引水量和灌肠药液量数据都是由护士亲自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的。其他日常的药物出入需要由患者或其陪护记录,为患者呈现统一的计量工具和技术,如经过精确校验的尿水壶、饮水杯以及标准的出入量记录表,帮助他们精确地测定各种体液,并转化为固体。为了辅助比较和计算日常饮食的水分含量,创建一个可视化的含水量指南。增强执行效益,从而降低错误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所有数据都由护士负责统一汇编与分析,并对这些数据的准确度实施严格监测。
所有饮用水需要统一使用带有标记的杯子,当使用吸管提取液体时,务必检查是否存在滴液点或滴液口。在常用操作流程里,必须调整一次性引流袋与负压引流袋的测量方法,并使用带明确刻度的量杯或者量桶来准确量取液体的进出情况。用专用容器将尿液用一次性输液瓶收集完毕后,储存以供后续处理。在进行排尿测量时,应选用带有明确刻度的统一测量容器,对于卧床病人,建议选用尿壶、便盆或者个人制作的尿收纳器进行量度。当尿液过多需要进行尿道插管清洗时,可以选择使用漏斗状的收集工具。
关于大便的计量:当病人需要卧床时,在便盆或尿垫区域称重程,当腹泻时人们应当利用肛门提袋来称重粪便,并根据其中的水分浓度来进行计算。针对大便失禁,进行肛管插管观测,确保记录无误。对于那些有排泄物护理需求的患者,可以选用一次性排便袋来进行收集和测量。
(三)测量方法
(1)固体食品含水量:利用标准的称重方式来准确估算食物的总重,并且参考食物的水分评估表格来进行相应的计算。
(2)尿量估算:对于使用护理垫或尿布的病患,首先计算湿尿不湿的重量并减去干尿不湿的重量,然后将这个量减至毫升量。
(3)关于伤口分泌的液体或汗液:首先从湿床单或湿纱布计取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或干床单的重量,然后把这个量转化为毫升。
(4)粪便:依照大便的含水量来做详细记录。
正常的排便状况显示:液体的含量约在20--30%范围内,其坚硬性与面团和香蕉肉相当。粪便颜色为乳白,其表面混合有粘液和一些未被消化的食物碎块以及食物残留物。糊状便含有的水分大概占总量的50%到80%。大便呈稀饭般的质地,可能带有恶臭或血丝,有时还可能伴随着粘液和血液等流体成分。
总体来说,在责任护士的引导下,利用高精度的计量准则、测量工具能够减少错误记录风险。确保每个患者都清楚自己在住院期间具体的所作所为,避免因此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重视出入量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