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黄疸的成因与分类
新生儿黄疸的成因主要与胆红素代谢有关,胆红 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黄色色素,正常情况下,胆 红素会经过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但是新生儿由于肝 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胆红素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容易出现黄疸。按照黄疸的成因和持续时间,新 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 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现象,由于新生儿肝脏 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所致,在出 生后 2-3 天出现,4-5 天达到高峰,7-10 天逐渐消退。 黄疸程度较轻,宝宝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异常症状, 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家长只需加强喂养、促进 排便、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即可;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某 种疾病引起的黄疸。其特点为:出现时间早(出生后 24 小时内),黄疸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超过 2 周), 或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宝宝可能伴有发热、拒奶、 嗜睡、抽搐等其他症状。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 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光 照疗法、药物治疗、中药泡洗、换血疗法等。
二、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
家长应每日仔细观察宝宝的皮肤和巩膜黄染情况, 注意黄疸的出现时间、进展速度和消退情况。若黄疸 加重或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拒 奶、嗜睡等,应及时就医。充足的喂养有助于促进宝 宝胃肠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出。鼓励母乳喂养,母 乳中含有促进胆红素代谢的成分,有助于减轻黄疸。 若母乳不足,可适当添加配方奶,注意喂养量和喂养 次数,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排便有助于 胆红素的排出,家长应关注宝宝的排便情况。若宝宝 出现便秘,可适当增加喂养量,按摩宝宝腹部,促进 胃肠蠕动。对于胎便排出延迟的宝宝,应及时就医以 排除肠道畸形等可能性。同时宝宝的皮肤娇嫩,容易 受到感染。家长应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感染, 每日为宝宝洗澡,使用温和的婴儿沐浴露和护肤品。 注意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另外,光照有助于胆红素 的转化和排出。对于轻度黄疸的宝宝, 可适当晒太阳, 选择阳光柔和的时段(如上午 9-10 点、下午 4-5 点), 使宝宝暴露部分皮肤(如背部、四肢) 接受阳光照射, 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会阴部,避免阳光直射。每次 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15-20 分钟即可。对于 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家长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光照疗 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利用蓝光照射使胆红素转化为 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药物治疗、中药泡洗、换血疗法也 可用于严重黄疸的治疗。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三、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措施
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检,分析自身与胎儿的 健康状况,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发生。 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药物,以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 响。鼓励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以促进胎便排出和 肠道蠕动。母乳喂养是最佳的喂养方式,有助于减轻 黄疸的发生。应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避免与有感染症状的人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高危儿(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应定期 监测胆红素水平;若发现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应及 时就医并进行治疗。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大多 数为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退。但家长仍需密切关注 宝宝的黄疸情况,加强喂养、促进排便、保持皮肤清 洁等护理措施。若黄疸加重或持续不退,或出现其他 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多数新生 儿黄疸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