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一段既幸福又充满未知的旅程。多数情况下,孕妇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平安生产,母子平安。然而,也存在一些紧急且凶险的孕期并发症,其中“胎盘早剥”便被称为产科最危险的急症之一。它来得突然、发展迅速,如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一、什么是胎盘早剥
胎盘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重要器官,负责为胎儿输送氧气和营养,同时排除代谢废物。正常情况下,胎盘应在婴儿出生后才从子宫壁剥离。而所谓“胎盘早剥”,是指在胎儿尚未出生前,胎盘部分或完全地从子宫壁剥离,导致母婴之间的氧气和营养通道中断。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尤其多见于孕晚期,属于产科急危重症。
根据剥离程度的不同,胎盘早剥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剥离面积越大,母婴风险越高。一旦出现严重剥离,胎儿可能因为缺氧迅速死亡,而孕妇也可能因大出血、休克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二、胎盘早剥的诱因有哪些
高血压疾病:无论是慢性高血压还是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都会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外伤:孕期腹部受到撞击,如交通事故、跌倒等,会直接诱发胎盘与子宫壁的分离。
多胎妊娠或羊水过多:子宫过度扩张,突然减压(如破水),易导致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张力变化,引发早剥。
年龄与生育史:高龄孕妇、经产妇胎盘早剥的风险高于初产妇。
吸烟、酗酒、毒品: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血管,干扰胎盘供血,成为高危因素。
曾有胎盘早剥史:有过一次胎盘早剥的孕妇,其再次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三、胎盘早剥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胎盘早剥的表现多样,且与剥离程度密切相关。较轻的早剥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痛或阴道出血,容易被忽视;而严重者症状则非常明显,典型症状包括:
阴道流血:多为暗红色、量较大,持续性或间断性。但需注意,并非所有胎盘早剥都有明显阴道出血,部分血液可能积聚于子宫内形成“隐性出血”。
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下腹持续胀痛,触之有压痛感,子宫板硬,难以放松。
胎动减少或消失:由于胎盘功能受损,胎儿可能因缺氧表现出活动减少,严重时胎心监测异常,甚至胎死宫内。
休克表现:若出血严重,孕妇可出现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出冷汗等休克症状。
四、胎盘早剥对母婴有哪些危害
1.对孕妇的危害:
出血性休克:失血量大时,可引起血容量严重下降,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早剥可激活全身凝血系统,引起广泛出血,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子宫卒中(Couvelaire子宫):出血浸润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张力丧失,严重时需行子宫切除。
2.对胎儿的危害:
胎儿宫内缺氧甚至死亡:胎盘剥离后氧气和营养中断,短时间内即可造成胎儿缺氧性脑损伤甚至胎死宫内。
早产:胎盘早剥往往需要紧急终止妊娠,导致胎儿出生时肺发育不成熟,增加新生儿并发症风险。
五、如何预防胎盘早剥
规范产检: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特别是高危孕妇,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监测血压、胎儿发育、胎盘位置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控制基础疾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在孕前或孕期控制在理想范围,防止并发症发生。
避免外伤和重体力劳动:孕期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久站,尽量不乘坐不安全交通工具,防止摔倒或腹部受到撞击。
戒烟限酒,远离毒品: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因素之一,应坚决戒除。
保持良好情绪与休息:情绪波动过大、过度疲劳也可能影响子宫血流,诱发不良事件。孕期应保持规律作息、放松心情。
特别提示:对于曾有过胎盘早剥病史的孕妇,必须在孕早期就接受专业产科医生的个性化管理与监测,必要时提前住院观察,以保障安全。
结语
胎盘早剥是一种潜藏的产科“炸弹”,但并非无法防范。只要孕妇朋友及家属增强健康意识,定期产检,远离高危因素,科学养胎,保持警觉,就能大大降低其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面对突发状况,不恐慌、不耽误,第一时间就医,是拯救生命
的关键。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平安顺产,迎来一个健康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