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5个措施
2024-08-07 16:22:52
作者:钟伟
作者单位:遂宁市蓬溪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慢性前列腺炎是高发于年轻男性的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患病率达到10%以上,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表明其危险因素和病原体感染、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主要症状为下尿路症状、性功能障碍、疼痛等。此类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若未科学救治,将增加慢性肾炎风险,虽然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较为复杂,但只要患者坚持做好以下5点,便可有效促进疾病恢复。

生活管理

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的重要治疗环节离不开科学的生活管理,这就要求相关患者养成良好生活规律,早睡早起的同时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可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在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合理开展体育锻炼,依据自身耐受能力开展太极拳、短跑、散步等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从而一定程度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其次,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依据正确方式依次按摩腹部、大腿、臀部等肌肉,促使前列腺功能调整,加快相关组织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然后,前列腺炎患者还可通过大量饮水的方式,促使尿液冲刷尿道,从而排出前列腺分泌物,有效降低二次感染。除此之外,前列腺炎患者需注意局部保暖,适宜温度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精道腔内压力,促使前列腺引流通畅,改善其相关组织含氧量,从而缓解充血、水肿的临床症状。

药物治疗

针对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通常采取抗菌药物,考虑前列腺外周包裹脂质包膜,需选择高Kpa脂溶性药物,例如:四环素类、左氧氟沙星等。α-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的下尿路症状,通过选择性阻断α受体,以此达到松弛前列腺平滑肌的作用,其相关药物有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药物。为缓解盆腔疼痛,可选取非甾体抗炎药物,若患者存在尿急、尿频等症状,可选取M受体阻滞剂和β3受体激动剂,常见药物有酒石酸托特罗定、米拉贝隆等药物。若患者存在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采取氟西汀、舍曲林等药物,此外,还可缓解疼痛、排尿症状。若患者存在勃起功能障碍,可选取适宜药物予以改善,例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等药物。中医将此类疾病纳入“清浊”、“白浊”等范畴,其常见中成药有前列舒通胶囊、舒泌通胶囊等。此类患者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私自更换药物。

物理疗法

慢性前列腺炎在采取物理治疗时需遵循医嘱,与其他治疗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其常见物理治疗有生物反馈、电生理、磁疗、微波治疗等方式,生物反馈是通过电生理手段帮助患者控制盆底肌肉,从而改善排尿症状,电生理治疗是利用电流刺激达到改善排尿功能的目的,而磁疗是利用体外磁刺激来改善临床症状。上述物理治疗方式均是利用物理因子通过一定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的同时促进炎症吸收。

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属于辅助治疗,患者定期对其正确按摩可引流前列腺液,缓解其分泌液的淤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有助于松弛盆底肌肉。通常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采取胸膝位,使用液状石蜡轻柔按摩肛门,待其深入直肠后,使用食指最末指节,对其直肠面予以按压,每周按摩1-2次。其次,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采取蹲位,在清洁肛门后使用肥皂水润滑,按照一定顺序按压前列腺体,按摩时手法需轻柔,按摩完毕后需立即排尿,若触痛明显需立即就诊。

心理疏导

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程较长,患者极易因为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产生负性情绪,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树立正确认知,减少不必要担忧,保持规律性生活,有助于改善整体心理健康,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减轻身心压力的同时增强机体抵抗力。

总而言之,慢性前列腺炎并非不可战胜的疾病,这就需要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遵循医嘱科学服用药物,辅助物理治疗,并按照正确方式按摩前列腺,保持积极心态,便可有效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从而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