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记者走访成都基层医疗机构儿科门诊—— 家门口看病优质又便利
2023-11-21 10:59:16
作者:白华宇,王文静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近日,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公布了该市各区(市)县提供儿童门诊服务的27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名单,让不少市民发现,在自己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就能看儿科常见病。

随着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推进,基层首诊已成为越来越多成都市民的习惯,越来越多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根据辖区实际,多措并举推出和完善儿科诊疗服务,让附近的小朋友看病无须去大医院“打挤”,享受更大的便利。

如今,在成都基层医疗机构儿科看病有哪些优势?值得宝爸宝妈放心吗?记者走访了多家开设了儿科门诊服务的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一些答案。

成都市成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门诊室门前,家长带着孩子正在等候就诊。 王文静/摄
 

优点一:规范

指导诊疗,服务实现同质化

11月16日下午,位于彭州市敖平镇的宝妈秦祥(化名)带着她4岁的儿子灿灿来到敖平镇卫生院(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灿灿在两天前出现中高烧和持续咳嗽的症状,秦祥熟练地在卫生院挂了儿科门诊号,并在30分钟内完成了就诊。

“在这里看儿科门诊与在大医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秦祥表示,只要灿灿出现头疼脑热的症状,她都会选择就近在敖平镇卫生院就诊,“这里的儿科有彭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进行指导,诊疗流程与大医院相似,而且医生们的诊疗也很仔细。”

彭州市妇幼保健院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体系为敖平镇卫生院的儿科规范化门诊提供了协助。该工作体系派出了两名专业人员长期驻扎在这里,负责指导儿科门诊服务。每季度,他们还会组织开展临床进修、远程教学、专项培训、组团帮扶、设备规范使用、管理帮扶、师带徒、服务质量审查等活动。

彭州市儿科质量控制中心秘书、彭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副主任冮怀龙介绍:“我们会对敖平镇卫生院的儿科医生进行定期培训和不定期督导。最近,我们针对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疗开展了集中培训,以提升当地儿科和全科医生对支原体肺炎等流行病的识别和诊疗能力。”通过这种协助方式,敖平镇卫生院的儿科门诊流程和专业度已经实现了与妇幼保健院的基本同质化,并具备了相应的儿科常见病识别和基础诊疗能力。    

优点二:专业

专家坐诊,看得精准又仔细

在双流区公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长们还可以挂专家号。该中心的儿科主任医师沈睿来自华西妇儿联盟,拥有20多年的儿科从业经验。她每天会接待30多名患儿,深受家长们的信赖和好评。沈睿说:“在基层工作三年多来,我深刻认识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儿科门诊是非常必要的。”

下沉到基层后,沈睿感受到了与综合医院的不一样,她坦言:“在基层工作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这里的患者家庭也对我产生了信任和依从。通过口碑相传,越来越多的附近居民都选择在这里的儿科首诊。”

据了解,双流公兴街道周边虽然有三级综合医院,但儿科诊疗服务仍然相对紧张。公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华西妇儿联盟的技术支持和双流区政府部门的投入,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儿科诊疗体系。如今,该中心的儿科住院部已经具备了对儿童重症肺炎、脓毒血症、中重度脱水等病症的处置能力。

沈睿表示,将儿科诊疗技术进一步下沉至基层,不仅有助于缓解大医院的诊疗压力,还能缩短患儿的诊治时间,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保障。

优点三:方便

一路畅通,中西医双管齐下

基层医疗机构除了诊治儿科疾病,同时提供中医诊疗、儿童保健和免疫规划等服务,这种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体系让家长们无须像在综合医院一样四处挂号“走流程”,这也是让家长们青睐在基层看儿科的重要原因。

11月15日上午,家住成华区龙潭街道的半岁男孩成成(化名)在成华区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了一次中医推拿治疗,其父母在整个过程中一点没有多跑路。

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雷高霞介绍说,在龙潭街道新生的宝宝基本都会在这里接受免疫接种和儿童保健服务。“在给娃娃做儿保的过程中,我们会按照统一要求为娃娃做相关的健康监测和随访,因此我们对当地娃娃的健康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当他们来这里看病时,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之前做儿保的情况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雷高霞也认为,基层医疗机构一站式的健康服务体系让儿科在这里发挥了更多优势。她说:“在这里看儿科的话,各种检查和诊疗服务都是相通的,只要娃娃需要,可以随时接受中医等治疗。我们和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成华区妇幼保健院的绿色通道随时都是打开的,如果娃娃需要转诊,不用额外挂号,基本能实现挂一次号接受全程绿色转诊。”

另外,雷高霞还介绍道:“在基层看病的报销比例也很高,宝爸宝妈在这里看病不仅能享受高水平服务,还能省下不少的费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