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成都市新津区推动全民心理健康体系建立
2024-01-16 10:30:37
作者:白华宇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铺就心理健康工作发展“高速路”

本报记者 白华宇

近年来,成都市新津区努力推动全民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通过多部门合作、资源整合、志愿者参与和创新的教育模式,新津区为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2023年12月,“六环联动”新津特色心理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健康促进优秀实践案例。

近日,记者走进了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了解了该区在心理健康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
 

新津区积极在幼儿园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受访者供图)
 

健全机制

打造心理健康“高速路”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心理健康体系的建成健全,新津区委宣传部(新津区文明办)及该区的卫健、教育、民政、社治委、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共同建立了统筹协作机制,针对全年龄、全人群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开通了“高速路”。“在这一机制下,各相关部门都会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心理健康需求供我们解决,我们也能针对性地通过线上远程指导和线下调研等手段精准推动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建设,效果非常好。”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张静说。

在此机制下,新津区重点推进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职工心灵驿站,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及其他群体的心理关怀服务,该区心理健康 中心从“中心、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医院”六个维度,整合了域内优质服务资源,做到了对人群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全面干预。新津区第二人民医院按照“早发现、早治疗”的方针,与学校、社区、部门等10余个部门及组织建立绿色转介通道,实现了心理疾病转介诊疗的高效和便捷。

在学校维度,新津区推动实施心理健康学校配育模式,通过医校联合的方式,在全区8所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心理院系)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指导、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心理培训、实习带教等多项服务。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重点围绕“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知识(自杀预警和干预转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转介指南和工作流程”等核心主题,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学校和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师生了解心理健康干预治疗流程,帮助学校实现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调动资源

爱心人士发挥新价值

联动机制有了,如何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源,让更多普通人参与心理健康工作,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也想了许多办法。心理健康志愿者的存在,让新津区各路爱心人士找到了新的发挥社会价值的窗口。

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通过专题 讲座、宣教活动和个案督导等多种形式,成功吸引了30余名志愿者,他们中有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也有对心理健康工作充满热情的普通人。张静说,这些志愿者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能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和职业技能,为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各种积极的变化。

效果显著

志愿者发挥大作用

“有的志愿者来自基层医疗机构,也在从事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能够快速对接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服务。”张静表示,正是这些志愿者的加入,让新津区的心理健康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志愿者的参与不仅为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提供了强大的后援支持,更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据统计,2023年,新津区共进行了69场次的心理健康服务,累计服务人数达到3770人次。服务涵盖职场减压、老年心理关怀等多个领域,覆盖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等各个层面和各个人群,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此外,近年来新津区心理健康中心还为有需求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社区)开展针对性、多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培训,通过一系列协作模式,培养和提升了本土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服务能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