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四川天府新区首次空中“120”成功演练 华西航空医疗网络体系初步构建
2024-04-22 09:57:26
作者:冯若冰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金堂一名伤者高处坠落,病情危急,需紧急转运你院。”

“高速交通拥堵,做好空中医疗救援准备。”

“伤者2分钟后到达。”

4月19日上午9时43分,一架医疗构型救援直升机紧急降落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停机坪,在此等候的华西应急医护队伍,迅速上前将“伤员”转移救治,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援”演练。这场航空医疗救护演练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和中航材航空救援联合完成,此次成功演练标志着三方共建的医疗救护空中绿色通道成功开启,华西航空医疗网络体系构建迈出了重要一步,进一步推动了西南区域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进程。

男子不慎“高坠”

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紧急启动

这次演练模拟4月19日早上,一名男性不幸从高处坠落,经初步研判,伤者为多发伤,伤势严重,而当地医院不具备救治如此危重伤员的条件,又值上班高峰期,救护车行进困难,需要立即启动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

收到指令后,中航材航空救援迅速启动,派出救援直升机。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天府医院立即响应,启动应急航空医疗队伍—华西医院应急办派出2名航空救援队队员跟随直升机赴现场急救;华西天府医院停机坪做好相应准备,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停机坪等待接应。

执飞此次救援演练活动是中航材航空救援的H135专业医疗构型直升机。该机覆盖救援半径200公里,配有1副担架,机舱内搭载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注射泵、吸引器、医用氧气瓶等适航医疗急救设备,整个机舱相当于一个小型重症监护室(ICU)。

到达现场后,有着航空医疗救护丰富经验的随机医护团队——华西EMT队员佟乐、邓艳,熟练地为“伤员”担架系上安全扣,立即开展救治,并同步传输“伤员”情况至华西天府医院救援等待现场。

9点43分,在地面引导人员指挥下,救援直升机准确降落在华西天府医院停机坪中央。在此等候已久的医护人员迅速将“伤员”通过停机坪南部的液压升降电梯,送入急诊开展救治。

专业化急救停机坪+一体化的华西医疗

为患者搭起“空中生命线”

此次联合航空救援也标志着华西天府医院停机坪的正式启用。

华西天府医院门诊医技楼停机坪是按照直升机紧急救援最高承重标准建设,面积约为826平方米,能够承受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是8吨。病人送达后,医护人员可通过停机坪南部的液压升降电梯,可以将患者直接送达急诊科,或送入手术室,将院前急救和急诊紧密联系,为患者搭起“空中生命线” 。

“华西医院参与过很多次救援演练,但是这次是第一次与华西托管医院联合演练,这标志着华西航空医疗网络体系初步构建。”华西医院应急办主任晏会表示,“华西天府医院的停机坪与急诊科、手术室无缝衔接,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时间。同时,华西天府医院与华西本部实现“一体化”发展,患者到这儿得到的是与华西本部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航空医疗救援服务通过共享模式实现规模化发展,从而降低老百姓的使用费用,我们在一些试点地区,最低的费用能做到5000元1次。希望在四川地区用众筹的模式让老百姓用非常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免费享受到直升机救援服务,我们已在浙江省进行试点,未来将复制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中航材航空救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晶晶介绍。

作为全球第一支最高级别的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华西医院EMT队员多次参与紧急医疗救援,也拥有丰富的航空医疗救援/救护的实战经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航空救援队队员共 20 人,从2019年至今,完成航空医疗救援/救护任务4 次,其中医疗救援 2 次,医疗救护 2 次。

在这20名航空救援队员中,高级职称 5 名,中级职称 10 名,管理人员 3 人,专业领域主要涵盖急诊医学、重症医学、外科学、内科学及儿科,队员医护比约为 1:1。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