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多学科,展开一场“六一”特别行动:共同为64名“猫眼”宝宝开展门诊检查和手术治疗,在这个儿童节,让宝宝们早日远离病痛,恢复健康。
绿色通道 为64名“猫眼”宝宝开启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眼科目前开展了针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全麻下眼底检查以及视网膜激光光凝、巩膜外冷冻、玻璃体腔化疗药物注射等治疗方式,是成都唯一能完成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治疗的市级医院。在相关社会团体的组织下,64名患儿收治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一医院)。
为了能尽早、尽快地满足“猫眼”宝宝们的就医需求,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救治活动,立即开通MDT多学科协作,为患儿们打开绿色就诊通道:开设专病门诊,为患儿提供专病检查。
由医院医务部协调前期工作,儿科为所有患儿做全身情况的查体,麻醉科做术前麻醉评估,放射科提供核磁快速通道。快捷的术前流程让患儿们快速完成了所有检查,随后眼科根据不同患儿的不同情况,着手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轩轩(化名)是本次接受手术的患儿之一,直到来医院做完术前检查才发现他同时患有先天性卵圆孔未闭症,手术风险陡然增加,麻醉手术中心联合多个相关科室,制定了详细且严谨的手术治疗方案,尽最大的努力保障患儿手术安全。
分批治疗 多学科协同顺利完成
从6月1日上午8点半开始,31名全麻患儿分批接受手术治疗,其余33名患儿进行门诊眼底照相以及间接检验镜的检查,直到下午6点,所有的手术治疗和门诊检查顺利完成。
此次手术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麻醉环节,接受手术的宝宝们年龄小,发育较差,曾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经过多次手术和麻醉,手术麻醉风险就非常大。为了避免宝宝们在手术中的麻醉环节出现问题,麻醉科在术前做了仔细的评估,并反复确认。同时考虑到小朋友的禁食禁饮时间长,术后还为宝宝们开了肠内营养剂,补充电解质,加速患儿的恢复。
门诊检查同样重要,此次检测出许多患儿之前并未确诊的并发症,甚至有一些轻度反流问题,是患儿接下来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前提。三个月大的小禹,患有双眼视网膜脱离,一只眼睛是D期,另一只是E期(视网膜母细胞瘤一共分为ABCDE五期,严重程度依次递增),经过门诊检查,小禹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确诊,接下来就是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据介绍,在早些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儿一旦确诊,大多被摘除眼球,以求挽救生命。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患儿不仅能保住生命,甚至还能进行保眼治疗。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患儿眼睛和生命的关键。
因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在手术后还需要进行密切复诊和持续治疗,这也使很多患儿家庭付出了极大的精力成本,而医院本次诊疗活动的开展,很好地缓解了他们的压力,为患儿争取了更多的治疗和康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