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绵阳安州区界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余芳芳:“以儿女之心”赢得“小棉袄医生”口碑
2024-06-19 11:24:58
作者:何发斌 谭琴
作者单位:绵阳安州区界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余芳芳是绵阳市安州区界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女医生,2016年从甘肃省陇南市来到安州区界牌镇中心卫生院,投身医疗服务工作,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小棉袄医生”。

送礼还礼间 是患者真情和医者仁心

今年60多岁的杨大爷离异多年,一个人居住在界牌镇五显村8组。杨大爷年轻时因外伤导致右眼失明,50来岁又患上了严重的慢阻肺病,因此无法外出务工挣钱,也不能从事较重的农活,慢慢地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每到季节交替时,杨大爷的肺病就加重需要住院治疗。2017年他再次来到界牌医院住院时,才50来岁的人,其模样却让接诊医生余芳芳感到十分诧异。通过交谈了解到杨大爷的家境后,余芳芳一边对他精心诊治,一边嘘寒问暖鼓励他好好生活。出院后,余芳芳自己购买了牛奶、鸡蛋等营养品,带上家庭医生团队的成员,专程到杨大爷家中进行了回访。

从此,杨大爷多了一个“女儿”,余芳芳多了一个“亲人”。此前“慵懒”的杨大爷,开始养起了鸡鸭,种起了水果蔬菜,隔三岔五地给“女儿”送些去。余芳芳推辞几次后见推不掉,也为了不拂杨大爷的心意,故每次送的“礼”都照单全收,但她自此多了一个小账本,把收的“礼”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折算成了钱,悄悄在杨大爷每次住院时为他缴纳了部分住院费用。

喂饭吃饭间  是生命的信任和托付

家住界牌镇西明村的陈大爷今年83岁,2017年时确诊为直肠癌,后来又转移为肺癌,这些年除在上级大医院诊治外,反复到界牌医院对症治疗,接诊他的正是余芳芳。多次接触后,余芳芳对待病人的真诚和善良感动了陈大爷,并且迎得了陈大爷的信赖。反复的病痛折磨,加上年纪越来越大,陈大爷智力开始退化,并且总感觉“有人想害他”。

今年5月,陈大爷因疾病消耗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再次来界牌医院住院治疗,余芳芳告诉他除了正常输液补充营养外,必须坚持正常进食效果才好。

“他们要害我,要在饭菜里下毒,我只输液,我不吃饭菜。”陈大爷固执地说。“那我每天亲自做饭菜喂你吃,好不好?”“好,我不相信别人,但我相信你!”。住院期间,陈大爷家人做好的饭菜送到医院来,余芳芳就抽空喂食陈大爷。

经过输液治疗和合理的营养餐食,陈大爷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出院时余芳芳告诉陈大爷:“陈爷爷,其实你每餐的饭菜,都是你家里人做好送来的,你以后别再胡思乱想了,家人不会害你,回家后好好吃饭菜哦,这样才能康复得更好。”陈大爷感激地说:“好好,我知道了,谢谢你,余医生!”

“以儿女之心” 换来“小棉袄医生”赞誉

一晃八年过去了,余芳芳感慨地说:“还记得2016年,24岁的我独自一人来到安州区界牌镇,人生地不熟、语言交流困难,家人多次劝我放弃,回家乡工作。但与生俱来的那种‘犟’脾气告诉自己,决不能当‘逃兵’。”

“最初,居民们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益处缺乏了解,这是最大的阻碍。”余芳芳回忆道。考虑到在医院内宣传的覆盖面有限,余芳芳芳便积极与社区和村社联系,利用社区、村社举办各种活动的契机进行宣传。

为了方便无法在工作日到医院签约的居民,余芳芳还利用休息时间走村入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居民有签约需要,余芳芳都会想尽办法上门提供服务。经过余芳芳和同事们的努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了周围居民的认可。

8年时间,余芳芳跑遍了辖区内所有社区和村社,谁患有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她都了然于心。“有位老人是一名贫困户,晚年后瘫痪在床,双目失明,需要长期居家护理。作为责任医生,我定期上门巡诊,监测生命体征,更换胃管、尿管。”余芳芳说,那时候自己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三天两头就会到老人家中走一趟,如今想想也算是“儿女”对老人所尽的微薄之力。

“服务一次,联系一生”,这个服务宗旨不仅让余芳芳成了辖区很多家庭最信任的医生,也成了他们的“小棉袄亲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