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华西二院儿童心脏中心开展两项引领性高难度技术
2024-07-03 16:37:06
作者:侯文瑾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本报记者 侯文瑾 7月2日,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了解到,6月25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心脏外科负责人罗书画教授为一例出生1周,体重2.7公斤的重度主动脉弓缩窄伴横弓发育不良新生儿患者实施了“双主动脉插管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重建”手术,这是心脏外科今年上半年完成的第21例弓重建手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双主动脉插管体外循环技术,同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新生儿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即刻拔除气管导管,为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手术架生命之桥,铸“新”心之路。

主动脉是人体最重要的血管,一旦发生狭窄或者离断,意味着患儿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传统方式是在“深低温停循环”条件下实施手术,即在体温降至18摄氏度、完全阻断血流的极端情况下完成手术,这无疑对孩子的远期预后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儿童心脏中心外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双主动脉插管体外循环技术,不仅保证手术过程中患儿的大脑获得持续血流供应,而且体温仅需降至32摄氏度就能安全地完成主动脉弓重建,大幅度降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损伤风险。中午时分手术结束,麻醉团队在手术室内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刚刚结束手术的患儿即可自主呼吸。在心脏中心CICU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术后当天开始喂奶,目前恢复良好。

罗书画教授带领团队在手术中

在医院党政领导的部署下,周开宇教授、华益民教授、罗书画教授的率领团队,顺利实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内、外科团队深度融合,已经构建成为国内少有的具备实体架构的儿童心脏中心,团队技术实力及协作能力不断增强,尤其对于各类危重、低龄、复杂型先心病的微创介入手术、外科手术及内外科镶嵌手术治疗成绩斐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今年上半年,心脏中心已经完成新生儿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超过30例,手术成功率100%,最小体重1.7公斤,最小年龄1天,约三分之一的患儿来自省外十余个地区。心脏外科团队精准实施浅低温全身灌注下主动脉重建技术、手术室内拔除气管插管、复杂先心病内外科嵌合治疗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尖端技术。每一个精心、精湛、精准的手术步骤都凝聚着心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及体外循环团队努力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脏中心不仅仅要架起一座座生命之桥,更要铸就一条条通向健康的“新”心之路,坚守医者初心及使命,为不幸罹患先天性心脏疾病孩子们的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