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题论坛由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组委会-转化信息学与数据共享安全专委会、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成都高投生物医药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承办,重庆市生物信息学会、广西生物信息学学会、陕西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协办。旨在加强生物信息学领域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本次会议于8月3日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百荣教授对大会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他提到:“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变得愈发重要。本次大会正是在此背景下召开,旨在促进三国及多国在生命科学和智能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会上,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与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进行了签约,下一步两方将共同创建信息库,开展课题研究与合作项目等。
美国芝加哥大学龙漫远教授进行了题为《基因起源:演化力量和理论模型》的分享,他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为与会者揭示了基因演化的奥秘。
会议的讨论是开放的、建设性的,专家们在交流中学习,在辩论中成长。他们的热情和投入,不仅推动了学术界的发展,也为在场的年轻学者和学生树立了榜样。这场讨论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交流,更是一次思想和精神的盛宴。
西安交通大学的叶凯教授、坦佩雷大学的来昕教授也进行了分享,由沈百荣教授主持了这一环节,三位教授的报告不仅展示了技术的强大能力,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而且启发了与会者在疾病研究中的新思路。
赫尔辛基大学的汤靖教授、坦佩雷大学的Matti Nykter教授、明斯特大学的Wojciech Makalowski教授、中国科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资治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周永锋教授、上海复旦大学的卫功宏教授、詹姆斯·库克大学的Ulf Schmitz教授、东芬兰大学的程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的张文宇教授等九位专家分别进行了报告。
会场座无虚席,领域内的顶尖专家倾情奉献,为与会者带来了一系列思想的盛宴和知识的火花,参会者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会议的分享发言展示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性、也全球医疗保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青年学者的活跃参与和创新思维,为个性化医疗、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同时,他们的科学传播活动也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
大会第二天,成都高投生物医药园区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前沿医学中心项目部长邱广彬先生对成都前沿医学中心园区进行了精彩的推介,展示了成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沈百荣教授、中山大学刘甘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成教授、韦恩州立大学范传珠教授、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孙敏轩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蔡志刚教授、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Mohammad Amjad Kamal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ajeev K. Singla助理研究员、詹姆斯·库克大学吴思远讲师和博士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脑科学研究院临床医院汪子琪副主任医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谢宸宸副主任医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闯副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宗辉博士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佳坤助理研究员和临床医学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驰博士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影波博士连续呈现了16场精彩绝伦的专题演讲。
每一场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引领听众进入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启发的学术世界。每场报告都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学术交响乐,以其深邃的内容和精湛的表达,激发了听众的思考,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为整个大会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价值。
2024中德芬生命科学论坛国际转化医学信息学第十一次学术大会在专家们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完美收官。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中德芬三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合作,更为全球医学科学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