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54岁的顾先生,一年多前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后,给予诱导化疗。虽然前期化疗病情得到控制,但为了追求更深层次的缓解和更长的无病生存期,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佳选择。
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严格筛选适应症后,该院血液科移植团队:医务部、药学部、输血科、营养科、消化科、检验科、细胞实验室、感控部门等为其制定了该患者针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详细治疗方案。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技术复杂、环节精密、多学科协作要求极高的治疗手段。
据介绍,要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首先要采集和冻存患者的干细胞。血液科医生通过药物将患者的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在干细胞达到采集要求后,医生立即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收集干细胞,并将采集好的干细胞立即送细胞实验室冻存,以备下一步治疗。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拥有生物细胞实验室,能满足冻存干细胞的条件。为成功移植奠定了有效基础。同时,让患者做大剂量化疗是移植的关键步骤,必须要通过大化疗最大程度的清除肿瘤,化疗结束后,该患者出现非常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还合并了药物性肝损害,而且进食很差,营养科针对该患者制定了肠内外营养计划,肝胆科给予有效的护肝方案。血液科医生则将之前冷冻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像“种子”一样回输到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系统。
干细胞回输后,患者普遍会经历一段骨髓功能极度低下的时期(约2-3周),极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这一过程中,移植团队将患者安置在层流病房(无菌舱),给予了环境保护,以及专业的护理、严密的监测以及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如抗感染、输血、营养支持等)。经过医护团队精心照顾,患者顺利度过了骨髓抑制期,现在,健康的干细胞已经在患者体内“生根发芽”,重新增殖分化,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
患者在整个移植过程中状态平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造血重建顺利,最终成功走出移植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