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海英院长来到患者张长兰家中走访慰问,她用最朴素的“强行留饭”表达感激——“金院长,咋个都要吃了饭再走。鸡已经炒好了,不然我心头过不去!”
金海英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轻轻摆手婉拒,但眼中闪烁着感动与温情。她明白,这顿饭不仅仅是食物的分享,更是村民对她工作的深深认可与真挚感谢。这位来自宁波的院长,用一千多个日夜在甘洛书写了医者仁心的组团式帮扶答卷。她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阿依小金莫”(美丽的金姐姐),并当选“2024年度感动凉山人物”。
图:从左到右依次为金海英,张长兰及其老伴。
她的目标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022年6月,金海英跨越2000公里,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来到甘洛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作为甘洛“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她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让甘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位宁波医生用脚步丈量彝乡、以技术赋能基层,为托起甘洛城乡群众“健康梦”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
“你们救了我女儿的命啊!”李丽(化名)是一名老师,去年,在上班时晕倒的李丽,被同事们紧急送往甘洛县人民医院。在院长办公室,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李丽的母亲眼含热泪,声音颤抖:“如果不是金院长和这里的医生护士,我女儿可能就没了。你们救了我女儿的命,也救了我们全家的命啊!”她紧紧握着金院长的手。
这样的时刻在金海英帮扶期间不断上演:90岁高龄的王大爷夫妻的儿女手写感谢信点赞甘洛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被大石块砸伤的孙先生通过多学科诊疗救回性命,如今在小学找了一份工作;高危孕妇阿衣女士在远程会诊指导下平安分娩,新生儿响亮的啼哭穿透产房……
2024年甘洛县人民医院县域内参保人员县医院住院率从2022年的47.5%上升到2024年的50.47%。门急诊人次2024年增长到了299545人次,与2022年比增幅达到33.5%;2024年出院人次30848人次,与2022年比增幅达到38.5%;2024年手术5200台,与2022年比增幅达到20.7%。越来越多患者在当地得到了有效治疗,而不必辛苦跋涉数小时转诊到上级医院。
图:从左到右依次为李丽的母亲,金海英
她的理念
人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改革是必然的选择!”来到甘洛县人民医院后,金海英认为,人事任免、引用、选拔以及绩效分配方案等,都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在三年的帮扶时间里,金海英坚持“依规治院”的管理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策略。同时,为了进一步将帮扶力量的影响扩大,金海英积极奔走,推动成立了“甬凉Y10协作体”,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将凉山州10县的医疗资源紧密串联在一起,实现了管理经验的交流互鉴、人才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共享共用。
人才,始终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县医院目前由两个缺口,一个缺口是人才断层,主治医、高年资主治不够;另一个是一线医生存在没有证而且数量不足的情况。”基于这一认识,金海英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她大力推行“引进送出”战略,果断取消人才进修的违约金,并在宁波和成都租赁房屋,为进修人员提供便利,先后选派160余名骨干赴宁波、成都等地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促成144对师徒携手共进。
“一个县医疗卫生水平的全面提升,不能仅依赖县医院这一‘龙头’,而要实现整个卫生系统的协同共进。”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金海英创新性地开办进修班,专门培训13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逐步完善了全县的医疗人才梯队。在人才的有力支撑下,成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0余项,医疗服务能力在全省115家二级甲等医院中的排名,从2021年的第49名大幅跃升至2023年的第28名。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援助专家姚寿国帮扶期间,甘洛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开设了病房,本土医生吉木溜溜到宁波进修半年。此后,接替姚寿国帮扶工作的孔德秋医生继续悉心指导吉木溜溜,目前吉木溜溜已经能够独立进行手术。2024年甘洛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开展了125例手术,其中吉木溜溜主刀50台。
她的温情
以患者为中心大幅提升就医体验
“医院硬件条件改善了,现在更多的考量是就医体验。”随着甘洛县人民医院门诊楼、第二住院大楼投入使用,金海英引入东部地区“最多跑一次”先进理念,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
床旁结算服务将患者出院手续的办理时间从30分钟大幅缩短至3分钟,极大地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两年间,义诊队伍走遍全县127个村,把体检台搭进深山。同时,还推出儿科24小时门诊、周末门诊和周末手术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将宁波最多跑一次理念落地甘洛,进一步满足了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卡沙沙(彝语:意为谢谢)!"55岁的吉克大爷用彝语连声道谢。曾经因不识字且汉语沟通困难,以往出院时总是不得不等待子女前来帮忙办理手续,整个过程耗时漫长,给他和家人带来诸多不便。如今,在床旁结算服务的帮助下,他在护士的耐心协助下,能够轻松快捷地办好出院手续。吉克大爷难掩心中的喜悦,连连称赞:“甘洛县人民医院瓦吉瓦(非常好)。”
在新建的第二住院大楼,物流机器人正沿着预定轨道穿梭送药。AI辅助诊断让肺结节筛查效率提升3倍;远程会诊平台让宁波专家"云端坐诊"。2025年,甘洛县人民医院成为宁波“组团式”医疗帮扶凉山医院中首家获评“二星级智慧医院”,标志着大山深处的医疗现代化真正驶入快车道。
在尼日河奔腾不息的涛声里,金海英和她的医疗队书写着山海相连的故事。那些翻山越岭的健康守护,那些悄然改变的就医图景,都在诉说着:医者仁心,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铁锅里温热的土鸡汤,是新生儿响亮的啼哭,是跨越2500公里山海奔赴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