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韩先生家境贫困,年轻时在煤矿工作,患有严重的尘肺病,10年前又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几乎丧失劳动能力。雪上加霜的是,他近期不慎摔伤,导致寰枢椎骨折,被当地医院诊断为需手术治疗,随后转入广元市中心医院。
经详细检查,韩先生的寰枢椎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加之多年类风湿关节炎和骨质疏松,保守治疗骨折愈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手术成为唯一选择。然而,患者的骨质疏松问题要求术中必须植入足够长、足够多的螺钉以确保稳定性,因此“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最佳方案。但术前影像检查显示,韩先生的枢椎双侧椎动脉严重高跨内移,若直接置钉,极可能损伤椎动脉,危及生命;若延长固定节段,又会严重影响颈椎活动度。
面对这一难题,神经外科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椎动脉移位辅助置钉技术”。这一技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顶尖医院能够开展。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在不到0.5平方厘米的狭窄区域内,利用显微镜、磨钻和精细枪钳,沿椎动脉走行去除表面骨质,再将椎动脉轻柔移位,为螺钉植入创造空间。这一操作如同“去除生鸡蛋表面的蛋壳而不损伤蛋壳下的薄膜”,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椎动脉破裂,引发大出血甚至脑卒中,技术要求极高。经过2小时的精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仅约20毫升。 韩先生术后恢复迅速,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3天后康复出院。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带来的长期卧床风险,也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未来,该团队将继续探索高精尖技术,为更多复杂病例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