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上,一场热闹的自我介绍打破了陌生感,孩子们与“小老师”们很快熟络起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班长、副班长,更让孩子们在自主参与中体会到“主人翁”的责任与担当。简短的开班仪式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约日村第一驻村书记罗超手拿村民近期采挖的冬虫夏草和川贝母等中药材开始了开班的第一堂课。孩子们的目光追着那些神奇的中药材,小脸上满是惊叹。在随后45分钟的规范课时里,孩子们专注地投入复习功课中,“小老师”们则耐心地答疑解惑,课堂氛围丝毫不输校园。
“学习效率变高了,老师就在身边,难题像被晒化的酥油,一下子就顺了。”来自得荣县初中一年级的扎西多吉同学说,他非常喜欢托管班。
来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戏剧教育专业的央金卓嘎是7名“小老师”之一,他说:“从大山里走出去,如今捧着知识回来,看到他们眼睛里的光,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这是给家乡最好的回信。”
“托管班不只是‘看护’,更是‘培育’,要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学有所获。”罗超介绍,针对村里教师资源有限、学生居住分散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前期逐户走访摸排,广泛征集了村民意见,最终发动7名品学兼优的返乡大学生、高中生组建起一支“乡村辅导队”。这支队伍里,既有师范专业学子专攻课业辅导,也有艺术特长学生开展兴趣课堂,更有藏族青年带着民族文化基因参与其中。他们既是孩子们看得见、学得到的“身边榜样”,更是驻村工作队“就地取才、精准帮扶”的智慧体现。
罗超表示,后续托管班还将融入爱国教育,陆续开展读书分享、诗歌朗诵等活动,并依托藏族返乡大学生的优势,开设藏歌、藏舞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丰富多样的体验中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