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医师协会肿瘤专委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恶性肿瘤整合治疗与生存质量管理进展培训班在成都顺利召开。本场学术盛会由成都市医师协会主办,成都市医师协会肿瘤专委会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承办,成都市癌症防治中心、成都市肿瘤质控中心、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临床培训基地和武侯区肿瘤质控中心协办。开幕式由肿瘤科四病区副主任陈萍主持,院长李昌林出席并致辞。
本次学术会议分为四个环节,邀请多位专家围绕肿瘤领域相关主题进行讲座。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张宏艳、四川省肿瘤医院戴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邹炳文三位专家,分别就肿瘤整体评估要点与实践、PRO文章写作经验、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进展等热点问题展开专题讲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侯梅、绵阳市中心医院李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余敏、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曾晓梅四位专家,依次讲解肿瘤内科治疗理念与实践的变迁、肿瘤日间治疗的管理实践与创新、晚期驱动基因阴性肺癌患者治疗进展和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诊疗指南2025版核心内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易成、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马莉、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何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林根、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任涛五位专家,针对晚期胃癌免疫治疗进展、肿瘤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临床热点与共识、肺癌脑膜转移诊疗体系优化、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等临床难点,进行专题讲座与讨论。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陈萍、杜涛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彭小东,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丘玲四位专家,分别围绕癌性疼痛治疗进展、肝脏恶性肿瘤影像学特点、2025ASCO-GI结直肠癌诊疗新进展、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生存质量管理分析等最新进展与研究进行专题讲座。
此次会议,从肿瘤整体评估、PRO写作,到多癌种诊疗进展、生存质量管理,我们聚焦“整合治疗与生存质量”核心,覆盖基础研究、临床实践、指南应用多个维度。专家们的分享,既有诊疗理念的迭代(如肿瘤内科治疗理念变迁),也有技术探索的突破(如在线自适应放疗技术),更不乏对“以患者为中心”生存质量管理的落地思考(如肿瘤日间治疗、恶病质诊疗)。这些内容,为我们应对复杂肿瘤诊疗挑战,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