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医管医事
热点排行
守护精神障碍患者他愿意成为一道光
2023-08-18 15:23:04
作者:侯文瑾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杨川江 四川天府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天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

Ta最喜欢的一句话:做一个让患者信任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他们才有病,我没有病!我不住院!他们是一伙的,我的儿子也是坏人冒充的,是他们派来整我的……”

50多岁的强叔(化名)本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患上精神疾病后,情绪不稳定,言语荒诞离奇,行为冲动不顾后果,严重地影响了自身及周围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最终被家人送到四川天府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

对于强叔,家人怕他,邻居畏他,能与他面对面沟通的人,是该院精神科青年医师杨川江。“我们就是要做一个让患者信任的人,做他们最后的稻草。他们只是生了一场病,会好起来的。”从杨川江选择做一名精神科医生的那一刻起,注定就扮演起了“守护者”这样一个角色。

杨川江正在查房
 

当好患者的朋友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沟通,是打开他们心门,治愈他们的唯一途径。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在精神科领域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了解判断病情的关键环节,在杨川江的循循善诱之下,强叔向他敞开心扉,诉说了他行为背后的种种缘由。

杨川江发现,导致强叔整日情绪高涨,不停忙碌,花钱挥霍,行为鲁莽的真实原因就是他患上了躁狂症。住院的日子里,杨川江不仅要根据强叔的病情变化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还要疏导他的负面情绪。随着病情的缓解,自知力的恢复,强叔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给自身及家庭造成的严重伤害。

杨川江认为,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像一个朋友一样平等地与其对话,这是对精神疾病患者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做患者与其家庭间的桥梁

因为患者群体的特殊性,杨川江一次次不可避免地要直面每个家庭“难以承受的痛”。在一次乡村访视中,杨川江发现了一位蜷缩在角落的精神疾病患者。该患者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精心的照护及专业的治疗,病情逐渐加重,甚至多次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的行为。在征得其父母同意后,杨川江便详细地向辖区分管治安、民政残联的社区干部汇报患者的相关情况,后由相关部门陪同其父母将患者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在中心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杨川江还会细致、及时地为其梳理中心所能提供的惠民服务,并申请“阳光救助”等。待患者出院后,他又会耐心细致地指导患者的家人为其申请特殊疾病门诊治疗。种种贴心的举动,都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当好精神专科医生

走上精神专科这条路对杨川江来说是个“意外”,却也有着意外收获。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时,他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选派到了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科。“我对精神专科领域不够了解,但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愿意为之加倍努力。”杨川江说。

随着工作和学习的深入,杨川江很快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就感,“我们能用专业医学知识帮助患者,使他们病情得到好转,回归家庭,甚至部分回归社会,会感到很欣慰”。

同时,杨川江还抓住中心选派到华西心理卫生中心进修半年的机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最终以“华西医院优秀进修生”的称号顺利完成了进修。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