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医管医事
热点排行
正确认识无痛肠镜检查
2023-12-19 11:33:02
作者:李显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1.什么是无痛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就是通过肛门插一根软管,通过软管前端的“摄像头”观察全肠道粘膜是否有病变的技术。无痛肠镜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的肠镜检查,被检查者在整个检查的过程中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仅睡了一觉醒来肠镜便做完了。

2.肠镜检查怎么做?

做肠镜时医生将肠镜从肛门逐步插进到回盲部,甚至末端回肠,并向肠道内充气使肠道扩张,这样就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楚看到肠腔内部的结构。整个检查过程约会持续10-30分钟左右。

3.为什么要做肠镜?

约95%的肠癌是肠息肉演变而来的,肠镜可以其轻易发现息肉,并予以内镜下微创治疗便可切除,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肠癌的发生。并且像其他检查如彩超、CT等都不能发现肠道息肉和早癌,因此,只有肠镜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4.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

肠癌的发病年龄是55岁之后,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因此咱们要赶在息肉癌变坏之前做肠镜。所以,一般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1次肠镜检查。这时候大多数还是息肉,也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是早期癌。

以下人群建议立即检查:(《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0》)

①年龄≥40岁,无论男女,

②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

③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

④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⑤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

⑥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

⑦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

5.没有不舒服就不用做肠镜了?

不是!目前大肠癌呈现高发趋势,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成年人,为了预防肠癌的发生,从40岁开始建议每2-5年做1次肠镜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要在40岁以前就开始检查,并且增加检查次数。这些高危因素包括:有肠癌或肠息肉病史的;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有遗传性肠癌综合征的,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

6.关于安全性

肠镜检查是很安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向肠腔内充气、或者肠道的牵拉,你会感到不适或者腹部痉挛疼痛,但只要停止操作或做完后排出气体,这种不适很快就能缓解。当然,检查也可能出现并发症,较严重的如出血或穿孔等,这都很少见。

7.做肠镜时要哪些准备?

因为医生要通过肠镜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这样就必须有一个干净的肠道,都是粪便就看不清楚了,所以检查前必须做肠道准备。便秘的患者,检查前2天进食半流质饮食(粥、软面条等),戒高纤维食物(青菜、水果)。然后根据预约肠镜的时间提前口服泻药以清洁肠道,直至排出清亮水样大便,这样才是一个非常充分的肠道准备,才能更好地观察肠道病变,使之无处遁形。

8.检查后注意些什么?

检查后初期因空气积聚于肠道内会感到腹胀不适,可到厕所排气,数小时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有持续性腹痛,大便带血且量多时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实施无痛肠镜检查者,当天不宜开车及进行高空作业。单纯检査者,检査后1小时可进行少渣饮食;已做治疗者,具体根据治疗情况决定饮食形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