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就是通过肛门插一根软管,通过软管前端的“摄像头”观察全肠道粘膜是否有病变的技术。无痛肠镜指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的肠镜检查,被检查者在整个检查的过程中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仅睡了一觉醒来肠镜便做完了。
2.肠镜检查怎么做?
做肠镜时医生将肠镜从肛门逐步插进到回盲部,甚至末端回肠,并向肠道内充气使肠道扩张,这样就可以在显示器上清楚看到肠腔内部的结构。整个检查过程约会持续10-30分钟左右。
3.为什么要做肠镜?
约95%的肠癌是肠息肉演变而来的,肠镜可以其轻易发现息肉,并予以内镜下微创治疗便可切除,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肠癌的发生。并且像其他检查如彩超、CT等都不能发现肠道息肉和早癌,因此,只有肠镜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4.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
肠癌的发病年龄是55岁之后,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因此咱们要赶在息肉癌变坏之前做肠镜。所以,一般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1次肠镜检查。这时候大多数还是息肉,也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是早期癌。
以下人群建议立即检查:(《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0》)
①年龄≥40岁,无论男女,
②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
③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
④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⑤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
⑥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
⑦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
5.没有不舒服就不用做肠镜了?
不是!目前大肠癌呈现高发趋势,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成年人,为了预防肠癌的发生,从40岁开始建议每2-5年做1次肠镜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要在40岁以前就开始检查,并且增加检查次数。这些高危因素包括:有肠癌或肠息肉病史的;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有遗传性肠癌综合征的,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
6.关于安全性
肠镜检查是很安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向肠腔内充气、或者肠道的牵拉,你会感到不适或者腹部痉挛疼痛,但只要停止操作或做完后排出气体,这种不适很快就能缓解。当然,检查也可能出现并发症,较严重的如出血或穿孔等,这都很少见。
7.做肠镜时要哪些准备?
因为医生要通过肠镜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这样就必须有一个干净的肠道,都是粪便就看不清楚了,所以检查前必须做肠道准备。便秘的患者,检查前2天进食半流质饮食(粥、软面条等),戒高纤维食物(青菜、水果)。然后根据预约肠镜的时间提前口服泻药以清洁肠道,直至排出清亮水样大便,这样才是一个非常充分的肠道准备,才能更好地观察肠道病变,使之无处遁形。
8.检查后注意些什么?
检查后初期因空气积聚于肠道内会感到腹胀不适,可到厕所排气,数小时后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有持续性腹痛,大便带血且量多时请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实施无痛肠镜检查者,当天不宜开车及进行高空作业。单纯检査者,检査后1小时可进行少渣饮食;已做治疗者,具体根据治疗情况决定饮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