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首页轮播图+图片新闻
热点排行
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大会在若尔盖县召开
2023-10-31 11:06:17
作者:牟津雨,王文静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本报讯(记者 牟津雨 王文静)10月25日,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大会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召开。副省长杨兴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主持会议。

杨兴平充分肯定了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取得的成就,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新需求,瞄准示范区建设和中医药强省目标,推动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实现新突破。要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要持续扬优势强链条,推进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要持续抓融合添动能,建设一批健康产业集聚区,不断推动中医药与旅游融合发展;要持续强传承抓创新,加强民族医药挖掘阐释、古典古籍整理研究,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杨兴平要求,要合力开创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新局面。各地要抢抓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大好形势和机遇,压实责任、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亲自推动;省推进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项目、资金、政策上拿出实招,精准支持民族地区中医药补短强弱,以实际行动切实推进民族地区中医药振兴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作出应有的贡献。

田兴军指出,这次全省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大会是新时代民族地区中医药工作最高规格的一次会议。我省是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省委省政府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创新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中医药发展模式,中医药发展迈入了新阶段,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意义重大。会议是推进民族地区中医药工作的实际行动,更是我省建设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的具体实践。各地各单位各部门要提升政治站位,认真传达学习本次会议精神,聚焦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薄弱环节,扛起责任、补齐短板、奋发图强,切实推进民族地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经验交流

会上,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凉山州中医药管理局、若尔盖县藏医医院等作为代表就推动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进行了交流发言。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

三个拓展助力中医药推广

一是拓展中医药医疗服务项目。2020年以来,累计新增及修订中医(民族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53个,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全省统一执行。二是拓展民族地区定点医药机构。及时将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药机构范围。三是拓展民族医药专家储备。2022年以来,省级医保专家库共计增补86名覆盖中、藏、彝医等专业的专家,充分发挥专家决策咨询作用。

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持续推进民族药标准建设

近十年来,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入约1500万元用于民族药标准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2020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藏、彝、羌、苗版)等地方性药品标准,积极开展洪连、棠梨等近30个民族药品种的质量标准示范性研究。目前该局已立项启动《四川省藏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制定项目,项目完成后,四川省级藏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凉山州中医药管理局

彝医药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凉山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依托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四川省彝医医院,彝医研究所成为省内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彝族医药专业科研机构。全州有公立中彝藏医医院18家,17县(市)均建有中彝医医院,其中,三甲1家、三乙2家、二甲6家,建成中医馆322个。彝医药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若尔盖县藏医医院

守正创新发挥藏医药优势

若尔盖县坚持弘扬民族医药界著名老师旦科的医道理念,先后汇编藏医药处方《藏医药常用验方荟萃》,编撰专著7部,开展旦科医技医术抢救性传承研究,研发“夏萨肝康丸”“夏萨降糖丸”等系列药品,构建“多病同辨、圆通平衡、精准处方、多因齐治、整体复健”的藏医模式,并持续壮大中藏医药种植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