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要闻
热点排行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科研项目获全国银奖
2023-02-21 14:23:03
作者:陈丽娜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2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获悉,近期,该院骨科主治医师王浩然主持的科研项目:“AI智能3D打印导航模板在股骨近端骨折的应用”从334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创青春”首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银奖。

股骨近端骨折,常发生于老年群体,由于并发症、手术风险等因素影响,骨折后,约一半老年人的身体每况愈下,有的甚至死亡。所以,这种老年性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在目前的治疗中,骨折后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手术需要对骨折断端进行对位,使用髓内钉固定,其中,固定位置的选择是关键。

“由于股骨解剖的特殊性,我们很难找准最佳的固定位置,股骨不像大腿骨、腓骨,它具有一定的弯曲倾斜度,在手术中,我们往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不断尝试、调整,这就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的创伤,同时长时间辐射对患者与医生都会产生伤害。”王浩然解释。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其与临床实践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各种“导航模板”在骨折治疗中也越来越常见。

作为成都市运动医学质控中心,该院骨科和运动医学团队一直以来深耕骨科及运动医学诊疗技术创新,2021年就开始思考将“导航模板”应用在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

“所谓的导航模板,重点在于导航两个字,简单来说,就是利用3D打印技术,在术前找到最佳的置钉位置,然后在手术中,利用导航模板一键固定。”王浩然介绍。

在医院和科室的支持下,由该院骨科团队牵头的“AI智能3D打印导航模板在股骨近端骨折的应用”科研项目启动。

该手术方式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模型重建、三维点云匹配、三维路径规划与拟合等技术,实现一次性将导针精确置入髓腔正中,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缩小手术创伤。同时,操作便捷,精度是传统手术10倍以上,且标准差不到1/10。此外,导向板结合患者个体特点,精确制造,可实现精准医疗和快速康复。

选取材料,改进模板,模拟试验,经过不断地完善,2022年,AI智能3D打印导航模板开始在临床股骨近端骨折中初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项科研项目的获奖,是对我们骨科诊疗技术的肯定,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改进,优化治疗流程,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王浩然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