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主藏血,目受血而能视,肝气通目,辨色视物;肾注精于目,肾主藏精,涵养瞳神,肾主津液,上润目珠,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近视眼患者进行肝肾调节,能够有效治疗近视眼,如养肝明目丸、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近视眼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都诸多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眼作为一个独立的器官,与脏腑和经络关系密切。因此近视眼除了可以采用中药治疗之外,还可以进行穴位按摩或针灸,将眼部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但是所有的治疗方法都有优缺点。
中药治疗
近视眼根据辨证论治分型,气血不足型常用当归补血汤加减,肝肾两虚型用驻景丸加减方加减,心气不足型用定志丸加减等,其优点是能够根据患者全身的状况进行整体辨证论治,调节患者的气血不足,改善肝肾功能、补益心气,从而有效改善视力,且已经有研究发现,中药治疗效果与近视轻重相关,因此越早采取针对性治疗治愈率越高。但该治疗方式也有显著的缺点,就是针对假性近视效果明显,却没有很好的中药方能够针对真性近视,目前相关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针灸治疗
该治疗方式是目前对近视眼患者较为有效的中医治疗方式,且应用广泛,常见的方法有体针、耳针、梅花针等,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操作方便、容易被患者接受,有研究表明,对173只病眼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到了91.9%,且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明显提升,在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能够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视力有改善,可见针灸治疗见效快、疗效显著。但是就目前的临床经验来看,针灸治疗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效果明显,对于近视眼时间较长、年纪较大患者则效果一般,且近期效果明显,远期效果则不是特别理想,对假性近视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但对真性近视则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耳针治疗
采用耳针来治疗近视眼是近几年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包括耳穴针刺、耳穴按摩、耳穴贴压以及耳穴埋针四种,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可很快掌握,对于家庭、学校或是基层医院等地进行少年儿童近视眼防治效果极为显著,且治疗后没有毒副作用,也因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有研究对5000近视眼患者采用耳针治疗,疗程12天至半年不等,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67.2%,治愈率达到了30%。对于耳针治疗的缺点就是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对其远期治疗进行追踪,所以远期疗效不明确。
点穴治疗
穴位通常选择印堂穴、阳白穴、睛明穴、四白穴、百会穴、风池穴等,能够帮助患者增加眼部周围的血液血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现象,缩短眼球间距,对于大多数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疗效显著,对其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从长远来看,疗效并不明确。
穴位按摩
通过对眼部周围以及相关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刺激眼部周围神经感受器和末梢血管的作用,从而改善眼部周围血液循环,调节眼内神经,改善自身代谢情况,恢复眼部肌肉的生理调节状况,同时还加有麝香透皮吸收,使患者眼局部及全身得到综合性调整,帮助眼球的生理功能逐渐恢复正常。除此之外,该治疗方法还具有操作便捷的优点,用于进行眼部保健,缓解疲劳,改善视力等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该治疗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患者不可自行尝试。
电磁疗法
该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眼部穴位进行刺激来起到改善视力的效果,能够加速眼部血液循环并放松睫状肌,但治标不治本,只是短暂性的刺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近视的原因,且目前在市面上并没有大家公认有效的电磁治疗设备。综上所述,所有的中医治疗近视方法均有利有弊,医生和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配合日常保健及护理措施,以强化治疗效果,减少近视眼的发生或防止近视眼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