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中医中药
热点排行
沉睡两千年《天回医简》正式出版
2023-04-04 15:04:46
作者:四川日报
作者单位:四川日报

●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

●天回医简反映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

●900多枚医简包括8种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治疗马病等内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让国人见识了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的高超医术。然而扁鹊的医术究竟有哪些,因其所著医书的亡佚,后代已不可考,但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00多枚医简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线索。

时隔11年之后,这批出土医简得以整理、识读为《天回医简》,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记者2月22日从《天回医简》主编、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特聘院长柳长华处获悉,天回医简在学术上源于扁鹊与仓公,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它反映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天回医简及医药文物的发现,为研究早期中国医学的历史提供了新史料,也将为当代中国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天回医简的发现曾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年,在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中,意外在天回镇发现了老官山汉墓,除了出土4部织机模型,实证了蜀锦为“天下母锦”,还发现了两件无价之宝——天回医简与髹漆经脉人。其中,高约14厘米的髹漆经脉人,其头面、四肢、关节、小腹、腰背处刻有111个点和若干铭文,体表有纵贯全身的彩绘、刻画经脉线共63条,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900多枚医简包括《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8种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治疗马病等内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

2013年,老官山汉墓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入选新时代百大考古发现。

证明两千多年前中医已有较完整的临床诊断体系

天回医简的系统性整理始于2014年。彼时,柳长华来川考察医简,结合多年以来对先秦两汉医学的研究,大家判断这批医书从学术渊源上应与西汉名医仓公所授所传的扁鹊医书相关。此后在各方推动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组成天回医简整理组,对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和文物进行研究。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这批医简,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仓公淳于意的行医与授学时间与这一时期相当:墓主人下葬年代在西汉景、武时期,其年辈应与淳于意弟子相当。

从医简的书名看,均为已亡佚的古医书。主要内容与淳于意所学所传的医书相关。其中《脉书·上经》等保存了脉诊的内容,《脉书·下经》是与马王堆、张家山出土古《脉书》接近的经脉文献,包含了更丰富的“言病之变化”的内容,《脉书·上经》中出现的“敝昔曰”与简文中存在较多的齐语特征,证明这批医简在学术上应源于扁鹊与仓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