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文苑
热点排行
愿做你生命中的一束光
2023-03-17 15:23:47
作者:崔璨
作者单位:信阳市中心医院

我是一名急诊重症医生,准确点,急诊重症女医生。

因为每天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所以一走进病房,秒变女汉子,走起来像一路小跑,说话能长时间不带喘一口气,吃饭狼吞虎咽。但是,当患者清醒过来时,他们看到的一定是我温柔的笑脸,听到的也是我细声慢语的问候。

作为医者,我为自己而感动。你是否能想象,在每一个急诊重症人眼里,心跳停止,那也未必就是生命的终点。在患者生命的黑暗时刻,唯有不放弃,成为照亮患者的一束光,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殊死一搏

2022年9月22日凌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接诊了一位车祸外伤患者。该患者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粉碎性骨折,皮肤撕脱伤,碎掉的骨头连着肉,伤口惨不忍睹,送来时已出现长时间的失血性休克。入院后患者出现了两次心搏骤停,瞳孔散大,全科人员齐心协力,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深静脉置管一气呵成,两次心搏骤停都成功复苏。

但让人绝望的是,复苏后的患者瞳孔散大,深度昏迷,血压不升……怎么办?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死结:血压不升,无法耐受麻醉和截肢手术。可是不尽快截肢,出血止不住,休克难以纠正。就这样放弃吗?看着躺在病床上毫无知觉的患者,我深吸一口气:如果能抓住,就可以不让生命流逝!殊死一搏,也许还有生的希望。

复苏后超声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尚不稳定。能否争取到手术的机会,是决定患者生死的关键,也是对重症医生综合能力的严峻考验,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还有心理上的捶打。

急诊外科医生为患者进行头部、腿部清创,结扎止血同步进行。直到晚上8点,患者血压终于相对稳定,但仅仅维持在耐受麻醉和手术的边缘。能手术吗?我在等急诊外科的回答。

“能!”谢超医生和麻醉科梅雷主任斩钉截铁的一个字,带给我们信心。这个病人不做手术肯定是死,那就竭尽所能,去博一把!

手术结束,我们去接她回病房,得知病人瞳孔再次散大,血压测不出,可能没有希望了。我对自己说,再等等,再等等,这可能只是复苏后的脑缺氧,会好的,别放弃!别放弃!

柳暗花明

手术后那难忘的一晚,我和护师张志铭整整守了一夜,因为交给我的是第二个死结:病人头部伤口,鼻腔、胃管、大便里全部是血,凝血指标全部飘红,病人出现了凝血功能障碍,也就是DIC。而另一方面患者持续无尿,肾功能衰竭,乳酸升高,需要床旁紧急透析,这样下去心跳随时可能再次停止。可穿刺透析也有很大的出血风险。出血和穿刺透析,怎么抉择?

毫不犹豫,再拼一次!快速输注冷沉淀、血浆、血小板,患者出血逐渐减少。凌晨4点我跟家属说明了情况,她的孩子说:“医生,就按你的方法治,我们相信咱医院。”我们奋斗了一整夜,辛苦没有白费,所有的指标都有明显改善。我有时候会想,也许在矛盾重重的治疗中,勇敢一些,敢于担当,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孙杨主任每日查房,指导治疗。病人持续7天无尿,创伤处大量失血,导致了急性肾功能损害,全身水肿,我们决定继续给予透析+超滤治疗。

终于在一周后,患者开始有尿,从最初的每小时5ml到10ml、30ml……每日尿量逐渐增加,肾功能逐渐改善。住院11天后,这一天对我来说是欢欣鼓舞的一天,患者神志转清了。紧接着好消息接踵而来,第13日,患者成功脱机拔管。

致敬所有的急诊特种兵,因为我们的担当,创造了许多生命的奇迹。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