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借以排出侵入呼吸道的异物及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在防御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慢性咳嗽易耗气伤阴,中医中药调理助力健康,保驾护航,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穴位贴敷。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及病情,配制相应的中药膏,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上,利用药物在腧穴透皮渗透吸收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
2.中医灸疗。可通过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尽早促进人体正气、元气恢复。艾灸凭借其纯阳之力可以穿透皮肤进入病灶产生作用,激发肺部自愈机能运转。艾灸一些止咳穴位如肺俞、天突,还可以宣降肺气,使气道畅通,对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大有益处。
3.针刺或穴位点按疗法。可通经活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多选用百会、印堂等提升人体正气的穴位。
4.中药内服。外邪侵袭损伤机体正气,病程久且兼见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辨证属肺脾气虚证,推荐处方:法半夏、陈皮、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广藿香、砂仁、甘草。体内的余邪未尽,影响了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表现为咳嗽、白痰,证型多为“寒饮郁肺证”。
临床表现:咽痒即咳,或阵咳、呛咳、夜咳,遇冷加重,变应原刺激诱发,白痰难咯,舌淡红或白,苔白或白腻、白滑,脉弦紧或弦滑。推荐处方:射干、炙麻黄、干姜、紫菀、款冬花、五味子、法半夏、前胡、百部、苏子、葶苈子、川贝等。
5.推荐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本方寒热兼备,气血分均调,临床上对很多顽固性咳嗽或者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都有不错的效果。能改善解决很多情况下的咳嗽伴有咽痒、痰难咳出、胸闷等症状。
通宣理肺颗粒:全方药物平和,组合应用对咳嗽、咯痰不畅,怕冷鼻塞流涕等辨证属偏寒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肺力咳合剂或胶囊:清热解毒,镇咳祛痰。症见痰黄而稠,或痰白而胶结难出,身热面赤,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者。辨证属肺热者为宜。
注:因每个人体质各不相同,每个中成药及中药方剂都有其组方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建议在专业中医大夫指导下选择应用中成药。
6.中医膏方。膏方针对慢性疾病、虚弱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其体质,达到滋补气血阴阳、行气活血、健脾和胃等作用,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7.食疗方法。白萝卜煮水: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肺胃经,为食疗佳品,具有下气、消食、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
冰糖雪梨:《本草纲目》记载:“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的作用,对于缓解咳嗽有比较好的效果。《本草再新》说,冰糖能“止咳嗽,化痰涎”,宜煎水喝或含化食用。冰糖雪梨就是一道常见的糖水甜品,以雪梨、冰糖一起慢火炖制而成,甘甜可口,具有生津养胃,清热化痰和中止咳的功效。
注:如果症状持续,且既往有肺系或心脑血管及糖尿病多种并发症患者,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低氧等症状,就要警惕肺炎或者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等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寻求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