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采取避孕措施,但超过一年未怀孕的情况。中医认为不孕症主要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有关,通常在明确导致不孕症的原因后,可以通过中医进行治疗,增加怀孕的概率。
导致不孕症的原因
肾虚:肾虚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房事不节、损伤肾气,导致冲任虚衰,胞脉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有关。
肝郁:长时间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血气不和时,冲任不能相资,容易导致不能摄精成孕。
痰湿:若一直存在体形肥胖或喜欢吃油腻食物的习惯,可能导致脾胃失去健运,在饮食不节的情况下,容易在体内出现痰湿,同时湿浊流注于下焦,最终滞留于冲任,导致湿壅胞脉,出现不能摄精成孕的情况。
血瘀:若在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时,出现涉水感寒的情况,可能导致邪与血结,瘀阻胞脉,出现不能摄精成孕的情况。
不孕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通常情况下明确导致不育症的原因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肾虚型:主要包括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①肾气虚证:主要症状为长期不孕、月经不调,经量可多可少,常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以及舌淡、脉沉细等症状。此类患者应该进行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治疗,通常可以使用毓麟珠等方药进行治疗,既能够养先天肾气以生髓,又能够补后天脾气以化血,并且佐以调和血脉之品,能够使精充血足,冲任得养,增加怀孕的概率;②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长期不孕,通常在月经后期经量少且色淡,甚至可能出现闭经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白带量较多,且腰痛明显,伴有腹冷肢寒、性欲淡漠、小便频繁、面色晦暗等症状。此类患者通常可以使用温胞饮等方药治疗,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助孕的功效;③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月经延迟,经量少且色淡,常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眼花心悸、舌淡、苔少、脉沉细等症状。通常需要进行滋肾养血、调补冲任治疗,可遵医嘱应用养精种玉汤等方药治疗,具有滋肾养血调经的功效,使患者精血充足、冲任得滋,能够自然受孕。肾虚型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和穴位贴敷治疗,通常选择具有补肾功效的穴位,如神阙、复溜穴、涌泉穴、三阴交、关元穴、中极穴、至阴穴、肾腧穴、命门穴等。
肝郁型:主要表现月经愆期,经量多少不定,在月经前通常有乳房胀痛、胸胁不舒、小腹胀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脉弦等症状。患者通常可以使用百灵调肝汤治疗,具有疏肝解郁、调经助孕的功效。患者还可以选择太冲、行间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或推拿疗法。
痰湿型:主要表现为婚久不孕,形体肥胖,经行延后,或者闭经,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以及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色觥白、苔白腻、脉滑等症状。应该进行燥湿化痰、理气调经治疗,常用方药有启宫丸,能够改善痰湿的情况,增加受孕概率,还可以选择丰隆、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化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穴位按摩等治疗。
血瘀型:月经后期经量可少可多,但通常为紫黑色,并且有血块、经行不畅的症状,部分可以表现为月经长期不停止,并且腹痛拒按,以及月经前腹部疼痛明显、舌紫黯的症状。应该进行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治疗,可用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具有温经活血的功效,使月经恢复正常,增加受孕概率。此外,推拿按摩的手法可以作用于经络腧穴,通过对体表的直接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
若女性存在长期不孕的情况,可以到中医科就诊,明确导致不孕症的具体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治,帮助改善不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