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父母在遇到宝宝发烧出汗的情况时往往不知道该干什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宝宝发烧出汗护理的相关方法。
1 宝宝发烧的影响
宝宝发热的危害有导致脱水、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减少食欲、影响睡眠。具体分析如下:
(1)导致脱水:发热时,宝宝的身体出汗比平时更多,容易造成体内水分严重丢失,若宝宝不及时补水,会导致脱水症状。
(2)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发热会导致宝宝神经系统失衡,出现头痛、嗜睡等症状。
(3)减少食欲:在发热期间,宝宝身体状况不适,食欲骤减,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进一步影响宝宝的发育和身体健康。
(4)影响睡眠:宝宝发热还可能会导致宝宝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宝宝白天的活力和身体康复。
2 宝宝发烧的三个阶段
宝宝发烧以后出汗,通常是较好的现象,表明发热已经有所缓解。发烧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产热明显多于散热,体温会快速上升,但是手、脚可能发凉,末梢循环不佳,会出现寒战、发冷的现象,一般不会出汗;
(2)持续发热期:持续发热时产热和散热基本平衡,通常也不会出汗,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燥热;
(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的同时可能伴有出汗,或者在出汗的同时伴有体温下降。发热出汗是因为体内产生的热量过多,需要通过出汗来散热,从而使体温下降,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发热时内热较重,导致毛孔张开,汗液排出,有利于降低体温,达到降温的效果。
3 宝宝发烧出汗的护理方法
孩子发烧出汗后的护理包括多饮水、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调节室温适宜、监测体温、观察病情变化等,具体如下:
(1)少量多次饮水:宝宝发热通常是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引起,发热后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水分,出汗后会导致身体的水分流失,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引起脱水,需要适当的补充水分,可以多喝温开水,避免出现脱水的现象。
(2)更换衣物:孩子出汗后,衣服容易浸湿,容易造成冷热变化比较大,造成机体进一步损伤,应勤更换衣物,选择纯棉、透气、干净的衣服,利于排汗,以免身体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不适的症状,
(3)及时擦汗:宝宝发热出汗后长时间处于湿冷状态,加之出汗时毛孔开放,可导致患儿再次受凉,加重疾病的症状。同时,汗液会刺激皮肤,会造成瘙痒或者是继发感染,比如痱子等。因此,应及时擦去汗液,拿干毛巾,把小儿的颈部、前胸、后背的汗擦干,以免婴儿处于湿冷的状态。
(4)洗温水澡:如果孩子出汗过多,可以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洗温水澡,缓解出汗之后造成的身体不适感,以免汗液在皮肤上残留,引起皮肤瘙痒的症状,同时防止细菌滋生。但是,在洗温水澡时一定要避免着凉。
(5)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将环境温度调至22-24摄氏度,避免环境温度过高进一步引起出汗,或者温度过低着凉感冒。
(6)监测病情:随时观测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测量体温,并观察有无其他症状发生。如果出现精神状态不好、昏睡等情况,应及时送往医院,以免耽误治疗。
(7)物理降温:宝宝发热出汗后需要密切的观察体温变化,根据体温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退热,如果体温低于38.5℃可以进行物理降温,使用温毛巾敷额头、或者擦拭脖颈、腋下等位置帮助散热。
(8)口服药物:如果宝宝发热持续不降温,体温高达38.5℃,需遵医嘱,采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9)避免吹风:小孩在发热出汗时,毛细血管属于扩张状态,汗腺孔也打开,这时不能再受凉,如果再受凉吹风,会造成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收缩,这时热会散不出去,可能会出现再感染的情况。所以,在发热出汗期间,要注意环境,不能受风。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宝宝发热出汗时的护理方法,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做好护理,可帮助宝宝更快康复,如果宝宝持续发热,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