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
小儿发烧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呼吸系统感染:儿童的呼吸道免疫功能相对薄弱,当受到病原菌感染,或者受凉等各种因素存在时,很容易受到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而导致孩子出现发烧的情况。
(2)消化系统感染:小儿的脾胃功能相对薄弱,或者是当一些病原菌感染,如进食不消化食物,或进食不干净食物,很容易产生胃肠道的病症,除了引起消化道症状之外,常常会伴有发烧的情况发生。
(3)神经系统感染:当病原菌侵入到神经系统,如侵犯到血-脑屏障之后,很容易出现脑炎、脑膜炎等病症,也会出现发烧的病症。
(4)泌尿系统感染:如因受到泌尿系统感染之后,孩子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发烧等情况。
2、小儿发热的常见症状
小儿发热时出现的症状比较多,如呼吸增快、心率增快、精神状况改变等,具体如下:
(1)头痛:小儿发热时常常会出现头痛的症状,这是因为发热会导致体温升高,血管扩张,增加了头部血液流量,对头部神经产生刺激,引起头痛的感觉。
(2)咳嗽:发热时,小儿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发热导致咽喉黏膜充血,刺激咳嗽反射。此外,发热也会引起呼吸加快,喉部黏液分泌增多,进一步刺激咳嗽。
(3)食欲不振:小儿发热时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发热会导致新陈代谢加快,使身体消耗能量增加,而食欲不振则是机体对发热状态的一种适应反应。此外,发热还可能导致味觉和嗅觉的改变,进一步影响食欲。
(4)呼吸增快:孩子在发烧时代谢比较快,呼吸也比较快,超过该年龄应有的呼吸频率。一般体温增高1℃,而孩子的呼吸每分钟可以增加2-5次以上。
(5)心率增快:孩子发烧时会出现心率增快的症状。体温每增高1℃,心率可以增加10-20次/分,所以要时刻关注孩子体温、心率情况。
(6)精神状况改变:发烧会导致孩子出现全身不适,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浑身无力、面色苍白,一般可以通过休息或者吃退烧药物来缓解相关症状。
(7)心理和情绪影响:小儿发热时常常会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变化,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也给家庭带来困扰和压力。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症状外,还有其他可能的症状,比如喉痛、鼻塞、流鼻涕、肌肉疼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为发热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症状。
3、小儿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如果热度不高,38.5℃以下,进行物理降温即可,小儿发热时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喝温水:给孩子少量多次喂服温开水,一般情况下每次可以喂四十到五十毫升,每隔二十到三十分钟可以喂一次,同时喂完之后尽量让孩子多走动,有利于散热。
(2)减少衣物:儿童处于发热阶段,需要避免穿过多的衣物,以免影响散热,导致体温持续不降,因此需要减少衣物。但不能将衣物全部去除,以免受凉。
(3)头部冷敷:家长可以把毛巾浸水或者用毛巾包裹冰块,放在儿童的额头部位,在冰块溶解过程中,可以带走体内大量热量,起到降温效果。
(4)温水擦浴:家长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儿童身体,尤其是腋下、腹股沟、足底等血管走行丰富的部位,可以通过热量传导、水分蒸发的方式带走体内热量。但尽量避开前胸、腹部,以免过凉刺激心脏。既往认为用酒精擦拭体温降得较好,但是酒精是脂溶性溶剂,可以通过皮肤而吸收到体内。而酒精具有明显的肝脏毒性,会损伤肝功能,破坏肝脏的解毒功能,所以尽量不要用酒精擦浴,用温水擦浴即可。
(5)泡温水浴:如果儿童出现发热,但没有明显不适时,可以适当泡温水澡,以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但需要将水温控制在27℃-37℃,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这样对于孩子的退烧非常有效果。
(6)贴退烧贴:小孩出现发烧的情况后,可以采取退烧贴贴敷,贴小孩头部或者太阳穴等,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7)热水泡脚:小儿出现发烧后可以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帮助排汗、排毒,缓解发烧的症状。
除以上几种措施,还要注意安抚小孩的情绪,避免小儿出现抗拒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