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保健可控制血糖
2022-12-20 14:55:38
作者:吴耿旭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田贝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血糖指数异常增高为糖尿病的典型特征,主要诱因是机体内代谢异常。它属于现阶段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慢性疾病,对我国居民健康存在较大影响。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环境、遗传、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等。目前临床中对于该疾病尚无根治方案,患病后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稳定。如果未能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机体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那么它极易引发相关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这些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药物虽然能够控制疾病进展,但是血糖控制还会受到生活、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规范用药的同时,还需要辅以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血糖控制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及疾病恶化。现阶段,中医在疾病控制上独具优势。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中医保健措施,帮助大众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中医情志调理: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湿热及痰湿体质。前两种体质的发病者性情急躁、容易动怒、心烦,需要加强情志调理,寻找适合的方法缓解不良情绪,确保情绪和心神稳定。痰湿体质的发病者则温和谦卑、忍耐力强,需要多进行社交、培养个人爱好,舒缓情志,这有助于体质改善和身体健康。针对情志不畅者,可利用情志转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并通过打坐、冥想等方式改善消极情绪。

中医饮食调养:西医通常要求饮食合理且适量,控制热量、糖分摄入,建议少食多餐,保证血糖水平稳定。中医上可辨证分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中医饮食方案、药膳或代茶饮,以此来改善血糖水平。

中医起居调护:糖尿病患者辨明体质后,可以进行合理调护。针对痰湿体质,保持居所朝阳、干燥,多进行户外互动,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利用自然能力确保阳气通达。湿冷条件下尽量避兔外出,特别是不得淋雨或受寒。阴虚者遵守秋冬养阴原则,保持环境安静,还要有规律的作息。

中医运动调养: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案,如散步、游泳、慢跑、骑车、舞蹈等,并坚持有氧运动,最佳运动时间为阳气旺盛的下午2点到4点。可学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但是要求运动负荷自身能够耐受,避免运动强度过大造成消极影响。患者可以利用运动强化机体活力并提升其代谢能力,更加稳定地控制血糖水平。

中医施护方案:经专业医师辨证论治后,可以利用中医外治方法强化血糖控制效果。这种方法具体是通过肢体按摩,主选部位为腹部,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升机体消化能力,强化糖代谢能力,促进机体的消化和吸收。穴位按摩可以配合药液沐足,重点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一方面能够起到活血、养血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止痛通络,改善肢体疼痛或麻木等问题,改善足部血液循环,避免发生糖尿病足。耳穴埋豆可以改善脾胃、肠道及胰腺功能,缓解疾病临床症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