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身体是保养出来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饮食的营养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现在人们对慢性疾病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常识,很多慢性疾病不是药物可以治疗的,相反如果饮食上注意调理,还可以缓解病情,控制疾病的发展。尤其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吃药和日常饮食是“相辅相成”的,一旦食物与药物“相冲”,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此外,同种药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服用,其疗效可能会有不同。
1.服用以下四类心血管药,要注意饮食禁忌。
服他汀类降脂药:少吃西柚。降脂药(他汀类)和西柚同服,会增加肝脏及肌肉毒性。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降脂药,西柚中的活性成分会大大提高其在血液中的浓度。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用一杯柚子汁送服一片洛伐他汀,与用一杯白水送服相比,前者血药浓度高出10~15倍。
服降压药:少吃香蕉。香蕉可提供降低血压的钾离子,能把过多的钠离子排出体外,从而减小其升压作用,减小对血管的损害。有研究表明,每天吃两根香蕉还可帮助改善血压状况。但在服用降血压药期间,尤其是调整药量阶段,最好少吃香蕉,否则可能加大药物的副作用,引起血压过低。
服利尿剂:少喝咖啡。咖啡因可以促进肾脏机能,有利尿作用。如果同时服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具有降压作用的利尿剂,使利尿作用增强,容易造成体内钠离子过度丢失。
服抗凝药:少吃绿叶蔬菜。抗凝药如华法林,因能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的合成,在服用华法林期间应避免吃大量的绿叶蔬菜,包括韭菜、菠菜、芦笋、苋菜、卷心菜、青豆角、芥菜、空心菜、豆苗等。
此外,单纯从心血管疾病来讲,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一些禁忌:
忌高糖。糖类是人体热量的第一来源,但是如果糖摄入过多,人体利用不了,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容易发胖,还非常容易导致血脂升高,而血脂升高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可以破坏血管的弹性和血管壁的健康,加重疾病的发展。
忌高钾。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都要服用药物,如果服用保钾利尿类的药物,饮食中就要减少含钾高的食物的摄取,以免出现高钾血症,包括番茄、冬菇、蘑菇、白菜、羊肚菌、土豆、甜椒等。
忌过量饮酒。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适量地喝一些红酒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切忌饮酒过量,或经常的喝多。因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服用降压药期间喝酒,二者形成“叠加”作用,很容易导致低血压。
忌高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都会同时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因此,饮食上一定要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脂肪、动物的内脏、鸡蛋黄等,这些食物不宜过多食用。不仅会增加机体负担,还会削弱调血脂药物的作用,降低疗效,使得病情进一步加重。
忌高盐。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千万要控制盐的摄入量,过多摄入盐可引起机体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可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如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加重等。
2.服用心血管药找准最佳时段。
冠心病药:晨起后服用。冠心病常在晨起后4~6小时内发生,上午6~12点发病率最高。通常1天服用1次的药物,可在早晨起床后服用;1天服用2次的药物,可分别在晨起后及下午3点左右各服用1次;1天服用3次的药物,可在晨起后、中午及傍晚依次服用。
降压药:上午7点和下午2点服用。人体血压变化起伏不定,通常在早上9点至11点、下午4点至6点之间血压较高,次日凌晨2点至3点最低。降压药物一般可在上午7点和下午2点服用,1日1次的宜在上午7点服用,一般不在临睡前或夜间服药,避免发生低血压。
降脂药:晚上服用。由于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高峰期在夜间,故短效他汀类降脂药物晚上或睡前服用比白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