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妈妈们都觉得,积食,是每个孩子成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每位父母对积食都不陌生。积食一般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腹部胀痛等肠胃功能异常的现象,还有的会出现睡眠不安和夜间哭闹的情况,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积食虽然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但是长期下去会造成营养缺失,部分还会引起感冒、发热、咳嗽等,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下面就简单向大家介绍通过中医巧化小儿积食。
什么是积食
积食在中医叫积滞,是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指的是小儿因喂养不当,由于饮食过量导致超出脾胃的运化功能;由于饮食寒凉伤脾胃,停积在肠胃,导致食物不能正常吸收,脾运失司所引发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症。简单地说就是吃进去的食物不能被马上消化吸收,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相近。
怎么判断是不是积食
1、看小儿近期有没有生理上、饮食上的一些特殊改变
生活规律和进食的情况有改变了之后,会更容易引起积食的发生,比如,家长在带孩子出去游玩的时候,玩久了出了很多汗或者是因为吃了冷饮、冰淇淋,和热气重的食物摄入过多,导致积食。
2、看小儿有没有出现积食症状
除了从舌苔增厚可以判断孩子有没有积食,还可以观察孩子身体变化,如果出现放屁臭、口臭、肚子胀气、没有胃口、拉肚子或者是便秘,情况严重的孩子甚至还可能出现发烧等等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出现了积食。如果出现积食的症状比较严重,就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来协助诊断。
小儿积食后
1、控制饮食
小儿一旦出现积食情况,首先是要控制饮食,适当的减少孩子的食物分量,做到适可而止。合理科学的搭配孩子的饮食,荤素、水果搭配均匀,谷类食物和水果蔬菜中的含有膳食纤维,有利于促进肠道的蠕动,加快排出身体内无用或有害的物质,多饮水,避免便秘,可以煮一些白萝卜粥、苹果粥等,给宝宝消食,长期食肉,肠胃的消化负担较重,而素食能减轻它的负担,让肠胃得到休息。饮食要有规律,按时、按量,家长切忌追喂,尤其是夜间不要饱食即卧,不要人为地给脾胃加重负担。
2、穴位贴敷中药
中医贴敷疗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层层深入,链接内脏,将药效充分发挥,同时,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都比较小,孩子不容易拒绝,效果非常好。此外,如果积食比较明显,还要配合一些健脾消滞化食的中草药或中成药。
3、小儿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疗法历史悠久,可以通过手法来对小儿的穴位和经络进行刺激,调理脾胃,调节脏腑功能,做到有病医病,无病预防的作用,在临床上对小儿常见的疾病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比如:按摩腹部,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使粪便尽快排出体外,减少糟粕中有害物质的吸收和对肠道黏膜的损伤;捏脊、揉板门、揉四横缝、揉中脘都可以促进孩子胃肠消化功能。在具体操作时,手中可以使用推拿药油作为润滑的介质,主要避免损伤孩子稚嫩的肌肤;再者,缓解涩滞感,方便操作。早晚都可以推拿,但通常都在饭后一小时后推拿。
4、适当户外运动
坚持户外运动一小时,可以促进肠胃扭动,每天出去走一走,有助于消化,以加快新陈代谢。从中医方向来讲,脾主四肢和肌肉,当我们多运动,多锻炼四肢、肌肉的时候,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自然增强了。所以平时可以养成适量运动的习惯,而且,户外运动在增加抵抗力同时,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总而言之,面对积食,我们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脾胃的状况,而不是一昧的去消食导滞,积食情况出现后先回忆一下孩子吃了什么东西、吃了的分量是多少,以以为戒,避免再次出现相同情况。如果小孩的脾胃功能自身比较差,只要一吃东西就积食,频繁的积食,那我们首先要接受这个现实,注重对脾胃的调理、保护脾胃。只要我们不过度喂养,慢慢调理脾胃,积食的情况就会慢慢减少。